张军、周伟林、吴建峰等:中国区域经济与财政

  •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5日浏览次数:

 “CCES议两会”系列讲座第二期

 
中国区域经济与财政
 
        2012年3月13日下午13:30,“CCES议两会系列讲座”第二场如期在经济学院举行。本期讲座的主题是“中国区域经济与财政”。研究的焦点问题从民生问题、体制改革等转移到了中国区域经济与财政的问题上。本期讲座仍然由张晏老师主持。上一周讲座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同学前来学习和讨论,会场气氛热烈。
 
    首先是周伟林老师的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化:充满机会和悖论”。他认为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主要问题是资源环境的制约同时又表现出特有的制度特征,据此他提出了8个悖论。分别涉及行政特点,各省规模,区位问题,人口、户籍人口编制体系,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人口与用地的矛盾,住房以及中国城市化模式等问题。
 
    吴建峰老师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西移:难以阻挡的趋势?”他认为提高地区的可持久性对吸引产业转移是很重要的政策。很强的市场可进入性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举措是否有效,吴建峰老师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是必要,因为这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可进入性,能够迎接更多产业的进入。光靠基础设施是不够的,一方面要促进要素的流动,一方面也要提高人的技能。
 
    王永钦老师演讲的题目是“地方债如何改变中国”。中国地方债或者制度的低透明度是一个明显的中国特色。他认为中国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债务问题,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非常高。过去中国政府的金融创新主要在做两件事情:将各种不同的项目打包放在一起,以及重复抵押。现在政府开始考虑用政府债券来替代这种重复抵押。中国政府在采用地方债这种方式时应该权衡这种发展模式的利弊,效率与公平等。
 
    张晏老师对王永钦老师的观点做了一些点评,然后开始了她的演讲主题“地方财政变革:突围央地分权怪圈?”分税制导致地方政府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目前的转移支付也是反均等化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制度性的变革。她提出了央地分权下的四个“怪圈”,即:分税制一方面导致地方政府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晋升机制又导致政府有投入短期产出的激励;这种体制一直存在也是一个谜题;政府管太多与其经济职能不太合拍;政府机构改革越改,行政费用越高。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改革税种的设置,另一方面需要改革官员激励机制,适当地民主化。
 
 
    陈钊老师分别对上面四位老师的演讲做出了点评,他认为城市化的内生机制背后是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化的过程,对外来人口进入比例的控制可能会影响城市化进程。所谓政策约束是在土地指标、人口政策上限制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在这样的约束下面,一部分企业西移,也有一部分企业东进。地方债要想运作良好还得想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分税制下的政府激励还得发挥各政府间的竞争,允许民众投票是改革官员晋升机制的第一步。
 
    最后,张晏老师组织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互动,讨论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