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教授:中国何以成了“转口贸易”的大国?

  • 发布时间:2004年05月18日浏览次数:

 中国何以成了“转口贸易”的大国?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重点分析了这些年来投资效率的恶化问题。对很多人来说,这也许是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在很多人的眼里,过去的10年正是中国的经济繁荣和形势大好的10年。各地和各级政府都在发展经济,连穷乡僻壤都在招商引资,制造GDP成为家喻户晓的“经济学”。怎说投资的效率竟能恶化而不是改善之中?
前不久,《经济观察报》的“观察家”刊载了记者撰写的“重思FDI”的文章,也在同期发表了对MIT的亚生兄进行的采访,题目为“经济繁荣不能仅依赖外资”,旨在检讨经济增长的模式。当然了,对外资(FDI)的依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终究将会怎样,外资大举进入对改进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有没有显著的影响,均为经济学家争论的话题,容不得我在这里展开,可择时专门讨论。我在这里只愿意对两个彼此关联的“比率”做些评论,而这两个比率都与FDI有关系。
第一个数字是,200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8000亿美金,占GDP的比率(即贸易依存度)近70%。估计今年的贸易额会接近或超过1万亿美金,创下史无前例的记录。以此而论,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将比日本和美国等发达经济高出一倍还多。我们的这个比率为什么如此之高呢?解析贸易的结构和贸易方式会得出大部分的答案。10年来,我们的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在贸易额中的比重很小,贸易的增长多为加工贸易扩张所为。1990年以前,加工贸易在贸易额中的比重在10%左右,而1990年以后跃为40%,现在高达50%。毫无疑问,这是FDI在1992年之后大规模流入中国后才可能出现的现象。我们现在累计使用的FDI有5000亿美金之多,而且每年越有500亿美金的FDI进入中国投资办厂。 
这就引出第二个比率来,也就是FDI占GDP的比例。不难理解,外资占GDP的这个比率在中国同样是高的惊人,连美国这个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也无法比拟,尽管美国每年接受的外资比中国多30-40%。那么,为什么这个比率会如此之高?你不能说是流入的外资太多了,因为我们有美国这个参照系,有比我们更多的。但我们可以说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创造的GDP太少了。这就回到了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涉及的效率和增长方式的问题了。但是在这里讨论效率显得有些抽象,不如让我们把效率的问题事例化会更容易理解些。  
凡是这些年来到中国各地走过的朋友应该对地方的各类经济开发区或者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留下过比较深刻的印象。尽管我们在20年前试办过封闭的“经济特区”,但现在的各类“开发区”则是10年前才逐步流行起来的。运气好的东部和沿海地区首先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多率先靠建立这样的经济开发区模式来“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由地方政府一二把手挂帅,通过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把境外的现成企业的生产加工区段“借”过来。至于运气不好的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往往也不善罢甘休,实在没戏的,也必须只能鼓励那些高耗能和高污染的所谓“消耗型”的开发和加工来发展经济。
这两种情况的所谓“经济发展”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在县乡两级十分普遍和流行。前一种方式的经济发展不仅多度使用了土地,而且本质上是在从事“转口贸易”,从长远来看,自然无法造就和发展出一个有效率的、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形态来。后种方式的经济发展即使在短期能带来一定的就业和收入,但是却不能长期维持多久的,更不可能是有未来的经济增长。过度消耗资源而不是劳动的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还为未来的经济发展背上了很大的包袱。地方的资源枯竭了、环境破坏了、土地被滥用了、河水被污染了,地下水干涸了,经济发展最终没有了未来的源泉。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方式的经济发展都似乎很难与“效率”二字扯在一起。
本来,中国的经济是一个资本、资源和土地非常稀缺而人口丰富的经济。庞大的人口规模是劳动力的数量和智力资源的基础。只要教育在不断普及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而不应该走上过度依赖“转口贸易”、过度消耗资源和土地,过度开发自然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所谓“以人为本”的增长就是主要依赖个人的创造性热情和创业精神来创造财富和推动经济的发展,让人力资本真正内涵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形态是靠个人的创新、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而不是靠“转口贸易”或者持续的过度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我曾经在很多场合发表言论来说明,为什么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了,我们的企业却至今没有“增长”,为什么我们的投资高达GDP的40%以上,我们的企业却没有做强做大。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虽然在基本战略上也是沿循了工业化和贸易促进的战略,但与早期的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却在事实上发展了“转口贸易”为主的增长模式。因为在这个模式下,中国大量和持续吸纳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它们在中国办厂或者将生产基地从母国转移到中国。主要不是中国自己的本土企业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使中国逐步变成了世界的“制造中心”,也成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进出口基地。但是,这个被各地大肆仿效和迅速普及的开发区模式虽然带来了地方的表面繁荣,但并不真能为地方创造“更多的”GDP,与本土的企业相比,加工贸易导向的开发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甚至可能更少,因为开发区的工业增加值只有很小的比例留在了地方,主要就是工薪收入这一项。而如果地方把全部增加值都记入了地方的GDP,那也只是在表格上存在的,而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就象“转口贸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