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教授2009年度学术流水帐
论著
Economic Transi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Arthur Sweetma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Gale Asia Cengage Learning Press;
《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第8版,M. Parkin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高级微观经济学》(张军和王世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增长的真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当代中国经济研究10篇》,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承前启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与展望》(张军和陈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一位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中信出版社出版;
《改革、转型与增长:我的经济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张军卷),即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rajectories and Institutions”, in Amelia U. Santos-Paulino and Guanghua Wan(eds) , Southern Engines of Development: Financing Global Growth, the series UNU-WIDER Studie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anghai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A Revolving Relationship”(with Yong Fu) ,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edited by Saw Swee-Hock and John Wong,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Fiscal Expenditur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irty Years of Reform”(with Shiyi Che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Routledge), Vol.30, No. 2, May 2009;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Global Economy”, China Economist, no.18, January-February, 2009, p.80-92;
“Labor Income Sha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Changyuan Luo),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 4, 2009 (November);
“Guanxi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Urban China”(with Mike Troile), forthcoming;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与陈诗一和Gary H. Jefferson合作),《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首篇;
“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预算软约束与扩张偏向的财政行为”(与方红生合作),《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首篇;
“中国地方政府扩张偏好的财政行为:观察与解释”(与方红合作),《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3期(2009年4月);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与范子英合作),《管理世界》第7期;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与罗长远合作),《管理世界》第5期;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与罗长远合作),《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短论
2009年1月5日文章“大型国企的现代化”在《经济观察报》专栏上发表。
2009年1月23日文章“为8%算笔帐”在《上海证券报》专栏上发表,引起广泛关注。
2009年2月21日文章“结构重组对新兴市场国家有特别意义”在《上海证券报》专栏版发表。并被凤凰财经和搜狐财经等大网站转载。
2009年3月15日长篇书评“一场错了再试的改革”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作为特稿发表。
2009年3月16日专栏文章“拿还是不拿,这不是一个问题”在《经济观察报》发表。
2009年3月20日专栏文章“怪哉,服务业在中国没有产出”在《上海证券报》专栏版发表。
2009年3月28日文章“站在全球看上海机遇”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2009年4月7日文章“危机之下中国的解药在农村”在《东方早报》发表。
2009年4月12日《上海国资》发表记者的专访“经济增长偏离就业是急所”。
2009年5月18日专栏文章“中国经济为什么可能率先复苏?”在《经济观察报》专栏版发表。5月21日和22日分别被《经济参考报》和《东方早报》转载。
2009年7月24日专栏文章“评判宏观经济大势不可偏离宏观视野”在《上海证券报》专栏版上发表。被多家网络和报纸转载。
2009年11月19日文章“金融危机快速把中国推向资本输出方”在《上海证券报》专栏版发表并被十多家媒体转载。
2009年12月27日文章“最后的经济学全才”在《东方早报》书评版发表(4500字)。
荣誉
2009年1月12日应邀正式担任国际SSCI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sia Pacific Economy(SSCI)的编委。
2009年1月31日作为特邀嘉宾应邀在英国伦敦出席在伦敦经济学院(LSE)举办的China Development Forum 并发表闭幕演讲。包括Danny Quah教授、Arthur Hussian教授、Peter Nolan教授等在内的经济学家出席了论坛并进行了对话。
2009年6月17日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著述入编《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
2009年6月30日受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之邀,担任国际杂志East Asian Policy的编委会成员。该杂志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EAI)主办。
2009年8月1日著作《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中国的经济增长》获得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2009年9月23日张军与易文斐、丁丹合作撰写的论文“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否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荣获《中国金融评论》2008年度最佳论文一等奖。
2009年12月21日荣获复旦大学第七届校长奖金。
2009年12月31日荣获复旦大学2009年度廖凯原“最受欢迎教师奖”。
公共服务
2009年1月1日在《文汇报》发表2009年新年寄语。
2009年1月4日下午接受香港东方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2009年的消费政策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1月5日中午接受第一财经频率记者的采访,就温家宝总理在青岛的谈话发表评论。下午还接受了《新民晚报》记者的采访,就2009年经济增长保8的可能性进行了评论。
2009年1月8日中午接受香港卫视的采访,就美国银行减持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发表评论。下午5点应邀出席在艾美酒店举行的世界著名的美世公司(MERCER)2009新年客户晚宴并就中国经济的形势发表演讲。
2009年1月10日下午应邀在“五角场800”举办的“牛年财富巅峰圆桌会议及财富人士新春茶话会”并在论坛上做开场演讲,评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2009年1月12日下午接受伊朗国家电视台的采访,就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表评论。晚7点应邀在香港凤凰卫视演播室担任嘉宾,就温家宝总理在江苏的考察谈话发表评论。
2009年1月13日中午接受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的电话采访,就人民币2009的走势和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货币和贸易可能采取的政策发表评论。下午接受第一财经频道的采访,就2009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和消费增长等发表评论。还接受了第一财经频率关于消费政策的采访。之后接受了新民网视频就是否发行消费券的问题进行的采访。
2009年1月13-17日每晚9:30作为嘉宾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专题节目“约见、两会”担任现场嘉宾,连续五晚就上海“两会”的专题问题进行评论。
2009年1月14日下午会见瑞士圣加伦论坛的负责人并就论坛主题等问题进行商谈。
2009年1月14日晚9:30应邀作为嘉宾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专题节目“约见、两会”担任现场嘉宾,就上海“两会”的专题问题“就业”进行评论。之后在东方卫视夜新闻中担任评论嘉宾,就国务院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发表评论。
2009年1月15日晚9:30应邀作为嘉宾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专题节目“约见、两会”担任现场嘉宾,就上海“两会”的专题问题“世博会”进行评论。
2009年1月16日晚9:30应邀作为嘉宾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专题节目“约见、两会”担任现场嘉宾,就上海“两会”的专题问题“自主创新”进行评论。
2009年1月17日应邀在上海浦东的“音乐之声“出席第一财经频道的新年招待会,与沪上的一些财经界朋友聚首。
2009年1月19日上午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电话采访,就中国2009年的经济形势等话题回答了提问。之后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就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第1季度的经济工作等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1月19日上午还接受东方卫星电视《深度105》节目关于山寨手机的专题采访,就山寨手机和中国的技术创新等问题发表评论。(节目在2月8日晚播出)
2009年1月21日晚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就上海人均GDP跨越1万美金发表评论。
2009年1月22日下午应邀在上海浦东干部管理学院为中海油运集团公司做“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报告,受到热烈欢迎。
2009年1月22日早上接受第一财经频率的现场连线,回答有关中国经济2008年表现的问题。中午接受东方卫视环球新闻战的电话连线,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中国经济数据发表评论。
2009年1月24日晚应邀担任香港凤凰卫视的现场嘉宾,就中国是否发放消费券问题与来自北京的支持者(证券时报的社长)进行现场连线PK。
2009年2月5日下午接受新民网视频记者的采访,就南京、杭州政府推行旅游券发表评论(视频在新民网上)。
2009年2月6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新春首次讲座上就中国经济形势和全球金融危机发表自己的观点。数百人出席了演讲会。下午在图书馆还接受了伊朗国家电视台的采访,就金融危机和中国的资本流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09年2月7日下午应邀在江苏常熟为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主办的经济形势分析会做“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形势”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包括市长在内的当地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出席了报告会。在常熟还接受了常熟电视台就中国经济的专访。
2009年2月9日中午接受第一财经频率节目的采访,就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流通领域的改革和改进政策发表评论。晚上接受东方卫视夜新闻的现场连线,就财政部针对金融类企业的高管“限薪令”发表评论。
2009年2月10日中午接受东方卫视环球新闻站节目的现场连线,就2009年1月的CPI和PPI的数据发表评论。还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节目的电话采访,回答了关于1月份CPI等数据的有关话题。
2009年2月11日下午分别接受香港亚洲电视台和《东方早报》的电话采访,就1月份的出口和进口数据的显著负增长发表评论。晚上应邀接受东方卫视夜新闻节目的现场连线,就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奥巴马的8380亿美金的新经济救援计划发表评论。
2009年2月12日上午出席上海论坛分论坛坛主会议。下午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中国用400亿美金的外汇储备参与墨西哥基础设施投资发表评论。
2009年2月13日下午在办公室与加拿大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杂志The World Economy 前主编John Whalley教授见面并对几个研究课题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2009年2月16日上午应邀在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含上海电视大学和教育电视台)为中层管理人员做了“当前全球危机和中国经济的形势”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下午应邀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资本论》话剧剧组的主创人员举行座谈会。之前曾受聘担任该剧的经济学顾问。晚上接受亚洲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就中国的银行和企业的战略联盟等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2月17日中午接受香港NOW电视台的采访,就中国的银行与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发表评论。下午在办公室还接待了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访问团的拜访。晚上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节目的采访,就中国的FDI连续4个月下降发表评论。
2009年2月18日中午接受东方卫视环球新闻站节目的电话连线,就美国总统批准经济救援计划为什么导致股市下挫发表评论。中午还接受了香港亚洲电视台就人民币汇率是否贬值的电话采访。晚上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节目担任嘉宾,就地方政府发行建设债券发表评论。
2009年2月19日上午10:30在经济学院接待室接受了印度著名报纸THE HINDU的主编N. Ram先生的专访,就中国的四万亿刺激方案回答了提问。中央中联部官员和上海外办的领导陪同了整个采访过程。下午3:30在办公室接受了英国电视四台(ITN)新闻频道的录像专访,就中国在金融危机下的救援政策和经济社会问题回答了著名经济记者的提问。
2009年2月20日下午应邀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长江厅”出席中国民生银行的新产品“商贷通”的大型推广活动并发表“企业家与金融危机”演讲。
2009年2月23日下午在办公室接受第一财经电视频道记者的录象采访,就上海推出旅游票价优惠政策的效果等发表评论。之后还接受CCTV-新闻频道记者关于中国书店的前景和季风书店风波等有关问题的电视采访。
2009年2月24日上午应邀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大酒店出席东方证券2009中国资本年会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中国的经济转型与企业成长”。还作为嘉宾与著名风险投资人徐新和企业家等登台对话。晚上10点接受CCTV-新闻频道“1+1”节目的现场连线,就上海推出的户籍改革政策发表评论。
2009年2月25日晚接受香港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就消费券和中国经济的复速等问题发表评论。晚上10点半应邀在香港凤凰卫星电视演播室接受现场联线,就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的地方消费券发放等问题与北京清华大学的学者进行对话和PK。
2009年2月27日下午在纽约的“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拜访了哥伦比亚的Bhagwati教授。
2009年3月2日与Brandeis大学的Gary Jefferson教授在波士顿见面。
2009年3月3日在哈佛大学拜访了亚洲研究所主任Arthur Klainman、燕京学社社长Liz Perry等并在哈佛俱乐部共进午餐。
2009年3月4日在耶鲁大学拜访了增长中心访问。
2009年3月7日上午在办公室与荷兰格宁根大学的著名商学院Comenius Institute访问团见面。下午应邀在上海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上海校友会2009年年会发表“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生存战略”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
2009年3月10日上午应邀在第一财经电视节目中担任嘉宾,就中国的四万亿刺激政策等发表1小时的现场评论。
2009年3月12日下午应邀出席在上海交大举办的“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并作首场发言。
2009年3月13日下午参加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David Greenaway主持的视频会议,讨论11月在中国举行的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会议。
2009年3月14-16日在上海接待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oe Stiglitz教授并共进午餐。16日上午主持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袁天凡报告厅为Stiglitz教授主办的演讲。
2009年3月17日中午接受英国《卫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上海话剧演艺中心准备排演话剧《资本论》接受专访。晚上应邀在第一财经频道担任《会见财经界》节目的嘉宾,与主持人秦朔就中国当前的经济和四万亿方案进行了30分钟的对话。
2009年3月18日中午接受《中国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上海话剧演艺中心准备排演话剧《资本论》接受专访。
2009年3月20日下午应邀在上海紫江集团为集团高级管理人员100多人做了“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报告,收到热烈欢迎。
2009年3月21日上午应邀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做“价格均衡-市场的基本原理”的系列首场报告。下午应邀在复旦大学为安徽省厅级金融干部培训项目做“中国的金融改革与企业的融资约束”的演讲。
2009年3月22日上午应邀为美国Alabama State University EMBA学员的亚洲访问考察团做了China’s Reform and Growth的报告并接受了提问。
2009年3月22日中午接受第一财经频率的电话采访,就中国是否决定增加财政开支计划发表评论。之后还接受法新社记者就《资本论》被改编成话剧等问题进行的采访。
2009年3月24日中午接受东方卫视环球新闻战的连线,就美国政府的公司合作购买有毒资产的方案发表评论。下午还分别接受欧洲THE NATIONAL和香港亚洲电视的记者电话采访,就《资本论》将被上海演艺中心搬上舞台发表评论。还接受了新民网记者的采访,就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最新方案发表评论。下午还接受了上海电视台就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最新方案进行的采访。
2009年3月25日中午接受东方卫视环球新闻站节目的现场连线,就美国财政部的援救计划和奥巴马的记者招待会发表评论。中午还接受《解放日报》、《东方早报》记者的分别电话采访,就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发表评论。晚上10点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中担任现场嘉宾,就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发表评论。
2009年3月26日上午应邀在华东民航管理局做“国际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下午分别接受《文汇报》、《新民网》、《国际金融报》以及《洛杉矶时报》记者的分别采访,就国务院批准上海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发表评论。傍晚还应邀在上海贝尔有限公司做“国际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晚上10点再次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节目担任现场嘉宾,就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关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3月27日下午接受香港电视台(TVB)记者的采访,就上海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等话题发表评论。晚上10点在《东方卫视》夜新闻担任现场评论嘉宾,就上海建设航运中心的话题发表评论。
2009年3月30日上午应邀参加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会见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David Greenaway并共进午餐。前校长杨福家教授在座。下午应邀为安徽厅局级干部高级培训班做“中国的金融改革与融资约束”的讲座。
2009年3月31日下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为全体党员做“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的报告。下午接受《上海国资》杂志记者的专访,中国经济如何转变增长方式。
2009年4月2日下午接受香港新城财经电台记者的现场连线,就G-20峰会发表评论。
2009年4月3日早上在第一财经早新闻节目中担任连线嘉宾,就G-20峰会发表评论。下午应邀在东方网聊天室与网民就G-20峰会等话题进行1小时的聊天。晚上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中担任现场对话嘉宾,就G-20取得的共识和中国在峰会中的角色等发表评论。
2009年4月5日上午应邀在天津电视台“先行一步”财经节目中担任嘉宾,就上海和天津的金融中心建设和各自的相对优势等与来自北京和天津的另外三位嘉宾共同与主持人进行对话。
2009年4月9日中午接受CCTV-2“今日观察”节目的电话采访,就上海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等问题发表评论。晚上在香港凤凰卫视“华闻大直播”节目中担任嘉宾,就人民币结算中心以及上海和香港的竞争和合作发表评论。
2009年4月10日上午应邀在上海话剧演艺中心作“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
2009年4月11日下午出席浙江湖州市政府举办的“湖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高级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企业转型依靠什么?”。浙江省政协主席以及国家工业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官员到会。
2009年4月13日上午应邀在上海绿地集团公司高层季度决定会议上作“当前的经济形势与企业对策”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中午在办公室接受香港NOW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就3月份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发表评论。下午参加杨振宁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报告会“物理学的诱惑”。
2009年4月14日晚上出席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报告会“承前启后:中国经济的改革回顾与展望”并发表演讲。
2009年4月16日上午应邀在新黄浦集团为高层管理者发表“全球经济下降与中国的选择”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之后在东方网记者的采访,就即将召开的博鳌论坛的主题发表评论。下午在上海电视台《时代》节目中担任嘉宾,就中国一季度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发表30分钟的评论。晚上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中担任嘉宾,就中国一季度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发表评论。
2009年4月17日晚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中担任电话连线嘉宾,就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选择等发表评论。
2009年4月18日晚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中担任电话连线嘉宾,就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如何提升新兴市场经济的发言权和表决权等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4月23-24日应邀在桂林全州县为全县领导干部400余人发表“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在全州期间还由县委书记陪同考察了开发区和全州的主要产业等。
2009年4月26日下午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就上海第一季度GDP增长3%发表评论。
2009年4月27-28日在江苏常州和扬州开展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调研活动。
2009年4月29日中午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回答了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信息平台等问题。晚上接受新民晚报记者就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有关话题的采访。
2009年5月5日中午接受第一财经频率记者就“海西区”的战略意义等进行的电话采访。
2009年5月7日下午接受《解放日报》记者就上海南汇并入浦东新区发表评论。还接受香港亚洲电视台的电话采访,就台湾与大陆企业交叉上市等发表评论。
2009年5月9日应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出席在上海友谊会堂举行的大型活动“未来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并发表演讲,阐述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看法。
2009年5月10日中午接受《文汇报》记者就收租院在上海展出等有关话题进行的采访。中午应邀出席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宴请美国前副国务卿Ruben Jeffery III的午宴。
2009年5月10日晚应邀在东方卫视夜新闻中担任嘉宾,就汶川重建的有关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5月11-12日出席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2009”年会并主持分论坛会议和闭幕式的演讲与对话。在开幕式之后还接受了香港凤凰卫视记者的现场采访,就中国经济是否回暖等发表评论。
2009年5月12日上午参加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上海与香港:金融中心的双城记”的录制。
2009年5月12日晚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电话采访,就4月份的中国贸易数据发表评论。
2009年10月12日接受《文汇报》记者和《财经》记者的采访,就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发表评论。
2009年10月30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就上海房地产优惠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市场的影响发表评论。
2009年11月4日分别接受香港卫视、北京《环球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及上海《新闻晨报》记者的参访,就上海迪斯尼项目对上海经济的可能影响发表评论。
2009年11月11日接受《新闻晨报》记者的采访,就“被消费”现象以及统计数据的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11月11日分别接受香港凤凰卫视、新华社以及《新闻晨报》记者的采访,就中国的通货膨胀和前10个月的经济数据发表评论。
2009年11月18日分别接受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和《新闻晨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人民币汇率和中国企业的税收制度等发表评论。
2009年11月18日应邀参与中信《比较》与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共同举办得主题为“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的“经济学家50人问卷调查”。
2009年11月27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就刚刚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的方向等发表评论。
2009年12月7日接受腾讯网财经记者的采访,就明年的经济政策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12月9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就陆家嘴的金融集聚现象发表评论。
2009年12月11日接受《新闻晨报》记者的采访,就财政部关于对企业发放的各类补贴征税的通知发表评论。
2009年12月22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的采访,就2008-09年的政府投资项目对中国的影响等发表评论。
2009年12月29日接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记者的采访,就中国2009年的政府资金审计结果曝光和腐败等问题发表评论。
2009年12月31日为《东方早报》特刊“上海力量-30人为早报撰文寄语2010世博年”而写“期望后世博时期的转型大幕开启”短文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