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醒民教授:“南南问题:跨太平洋竞争”国际会议

  • 发布时间:2002年09月11日浏览次数:

国际经济讨论新动向 — 南南竞争还是南南合作?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殷醒民
 
    应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的邀请,我于2003年10月30-31日出席了在墨西哥城召开的“南南问题:跨太平洋竞争”国际会议。参加此次国际会议的主要是墨西哥经济部、劳工部、财政部和研究机构、大学、新闻界以及工会领袖,并邀请了中国、韩国、德国、巴西和经合组织代表作专题发言。我的演讲题目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来自中国工业发展的证据。

 
一、南南竞争的议题
为什么会选择南方国家的竞争问题展开讨论?此次国际讨论会的起因是墨西哥的Maquila地区有100多家外资企业关闭,资金流向亚洲,也就是说,主要是将企业搬到中国去了。这一事件引起了墨西哥社会的极大关注,其中不泛批评和迁怒中国,并同中国向墨西哥大量出口商品联系起来,在墨西哥出现了反对进口中国商品的浪潮,甚至出现非常过激的行动导致街头冲突。

过去25年间,墨西哥经济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造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但是,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在面临东亚国家出口导向经济战略的冲击下需要重新思考其经济发展战略。那么,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形成了什么样的挑战呢?可以说,讨论会上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争论。会议所邀请的韩国学者发言的题目是:韩国应对中国挑战的政策:对拉丁美洲的含义,是希望从韩国经济战略中吸取经验,以帮助拉丁美洲制定相应的政策。韩国经济学家以积极的态度介绍了韩国经济怎样加快同中国经济一体化来实现韩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墨西哥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更多的讨论墨西哥政府没有及时制定应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大量出口对墨西哥经济发展影响的政策,尤其是外资政策,基本观点是认为中墨之间贸易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墨西哥商品的竞争力不足。

 
二、挑战还是机遇?
国际讨论会上充满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经济发展战略观点的交锋,发展中国家之间对贸易自由化阶段的争论。争论的白热化是在国内学术会议上难以见到的,明显反映出墨西哥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崛起的担忧,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竞争使工会领袖提出了许多批评和责备墨西哥政府的政策不当的意见。当然,经济学家则提出,墨西哥经济衰退的原因并不是中国商品的大量进入,而是墨西哥本身的经济竞争力不强,责任在墨西哥方面。每当争论不分上下的时候,会议主持者总是点名我发表看法。因而,实际上使我的发言次数名列前茅。尽管我历时11个小时从巴黎飞抵墨西哥城,凌晨3点半就起来准备发言,讨论会期间的精神高度紧张,以时刻面对会议上的各种提问,以给予适当的回答。

如果说,以使用次数来计算,那么,“中国挑战”就是本次国际讨论会上使用最多的词。其相对应的“机遇”则使用得极少。在会议结束后的晚上,我与艾伯特基金会的两位代表处主任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彼得博士在一家墨西哥酒吧闲聊时,彼得博士说,为什么老是谈论“挑战”,而不分析中国经济崛起对墨西哥经济发展的“机遇”呢?此言可谓一针见血。我想,多讨论“机遇”肯定比陷入“挑战”的争论对墨西哥更有价值,看来,主动与被动的战略决策只是一步之遥。
 
三、比较优势的“陷阱”
靠近美国,是墨西哥的比较优势。参会代表几乎众口一致地强调这一点,认为墨西哥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来发展经济。经过讨论会上的几轮回合之后,我突然悟到一个道理:长期以来,墨西哥成为向美国供应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基地,始终是以低劳动力成本的角色参与国际竞争,使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凝固化”了。当新的竞争者出现时,只要劳动力成本低于墨西哥,不仅可以在美国市场上与墨西哥产品竞争,而且在墨西哥国内市场上开展竞争。那么,几十年依托同美国边界接壤来坚守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了。我就非常直率地提出了这一看法,并指出:假如墨西哥仍然不能改变其过去30年的传统发展战略,今后面临的挑战将是来自印度或者其他国家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那么,墨西哥的对策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墨西哥应当改变几十年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战略

中国的经验显示,经济发展战略应当是不断和持续地促进资源向更高价值的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不是始终以劳动密集型竞争者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市场上。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政策。要使发展中国家接受这一观点,却不是一件容易事。

 
四、合作胜于竞争
多年来,国际舞台上讨论的两大主题之一是南北问题。然而,2002年9-10月号的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从南北问题到南南问题:全球竞争的真实面貌”一文,该文提出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是中国大量出口抢占了发展中国家向美国出口的“饭碗”,因而需要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通过“社会条款”来制订全球劳工和环境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以保护像墨西哥这样的中等收入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过去一年的国际经济讨论主题来看,这篇文章大大改变了国际舆论的方向,就是全球许多经济论坛突出中国经济崛起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在会议讨论过程中已经明显感觉到发达国家正在转移国际矛盾。会议休息期间,墨西哥工会领袖与我交流了对南南竞争问题提出和广泛讨论的疑虑。因而,我们必须关注这一新的国际动向。

此次国际会议给我的一个强烈印象,就是中国经济学家应当、而且必须在国际上阐明中国经济奇迹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作用,这是一个新的任务。中国不可能阻止国际上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对其他国家负面影响的问题,但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可以在这类国际讨论会上阐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过去25年间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显然,将国际经济讨论的重点应当引向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积极效应,就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中国的市场潜力。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之一的地位正在日益上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过多的讨论南南国家之间的竞争并不利于国家间发展政策的协调,而是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促进共同发展。在讨论会接近尾声时,加强与中国合作的意见,以及墨西哥如何借鉴韩国经验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机遇、至少是一种启示的看法逐渐占了上峰。

两天的国际讨论会结束了。当墨西哥政治家、经济学家、工会领袖向我挥手道别时表示应当向中国学习发展经验时,而不是在会议开始时以略带刺耳的声调评论中国的出口做法,我产生了一种凯旋的感觉:用同样的经济学语言进行推理所形成的说服力和依据数据的解释是可以超越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