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架|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8日浏览次数: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著者|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日期:2021-08

兰小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曾任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战略与研究总监。主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在多个国际一流期刊发表文章,并担任发展经济学国际一流期刊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的副编辑。著有经济学科普读物《一转念:用经济学思考》(上海三联书店),编译《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些年来,海内外学人对中国经济的研究日渐深入,其中有一些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解释中国发展的经济学,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则希望能建立中国经济遵循的发展理论。对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而言,上至经济学家下至寻常百姓,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复杂性,而非执著于为中国经济确定一套精准、严格的概念框架。

近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兰小欢的专著《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由世纪文景出版,在这本书中,兰小欢选择描述中国社会经济的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分析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以此解释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而这本书的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

内容简介

连接中国现实与抽象理论

认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在中国经济加速赶超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推动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国企主导投资,深度介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正如《置身事内》一书中所指出的,要理解中国的崛起,就必须弄懂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如何找到可行的方式来动员和调配资源,推动经济增长,并在增长过程中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来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这种“同情之理解”的视角,可以使我们客观认识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从经济现实出发,了解如何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而非从西方的抽象理论着眼,进行不切实际的批评。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中国政府在主导发展的同时不断寻求转型,面对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遭遇的压力与挑战,中国政府也正在积极谋求角色转型:从生产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正如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对本书的评语:理解中国经济的崛起,仅仅看到政府如何推动了市场化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明白它如何能做到更多。

从微观机制到宏观现象

结合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的写作

在全书的编排上,《置身事内》分为“微观机制”与“宏观现象”两大部分。在上篇“微观机制”中,作者分别探讨了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决策与行事逻辑、经济行为背后的财税收支、招商引资、产业政策,等等,通过具体而微的细节,呈现出一个政治经济体的运作机制。下半篇探讨宏观经济现象,包括房价、城市化、贫富差距、债务、经济结构、贸易冲突,等等,解析这些纷乱的宏观现象,依然可以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行为入手,城市化政策、土地财政、招商引资、产业政策等,各种要素的联动形成了我们所面对的经济生活。

从各个篇章来看,作者综述了当前相关领域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通俗的表述、生动的案例,以及带有简要点评的延伸阅读指引,加深了这本书的阅读层次。在书中,读者不仅能看到对斯蒂格里茨、克鲁格曼、科斯、周飞舟、周其仁、张军、路风等各领域经济学者的征引,也能看到葛剑雄、周振鹤、傅高义、福山、波兰尼、王赓武等一流人文社科学者的思想闪光。除此之外,作者还广泛查阅优秀的业界研究报告、新闻行业的深度调查,等等。不单单从经济学维度出发,而是吸纳各领域认识方法,以建立理解中国经济复杂面向的认识网络,兰小欢在这方面作出了严谨而有突破性的尝试。正如北京大学周黎安教授所评论的:长期深入一线调研的经历,使兰小欢能将最鲜活的政府实践与最前沿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相信这本书将被列入许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必读书目。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

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具体的

作为一个发展经济学家,兰小欢认为,对于中国经济的观察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发展”的观念。一方面,要理解发展的目的不等于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适合我国;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若不推进改革,此前的经验也有可能会成为负担或者陷阱。在这方面,国内外案例颇丰:韩国没有严格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制订产业政策,但在多个领域达到了世界一流;新自由主义理念曾风靡一时,但至今留给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也只有一地鸡毛;之于中国,在理念与做法的探索上,则有着更大的空间。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真正认识中国经济的特殊性,认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不是强调政府主导模式的万能,而是客观认识中国政府的“制度禀赋”,对政府在特定阶段的有效介入进行透彻地分析,尊重经济规律和具体的经济条件。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体量和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当前的经济结构与国内外环境的要求,也与多年来资本市场和法律机制的建设水平相符;调整投资决策和调配资源的体制,增加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缩小贫富差距,是理解我国当下面临的挑战与改革的重要线索。

诚然,长期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也面临着一些压力,但“发展”的眼光依然值得重视。在《置身事内》第七章末尾,兰小欢提到,其实过去的40年中,没有几年是容易的,在放下西方理论权威的同时,也应该更深刻地理解何为“中国特色”,这种理解源自强有力的“制度禀赋”,源自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勤劳奋进的人们,也源自“实事求是”的精神,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如此。

书 摘

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本新书讲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故事,其中有让我们骄傲的繁华,也有让我们难免忧心的房价。这本书写给大学生和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能帮他们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该书的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内容脱胎于我在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课程讲义。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核心的内容和观念: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经济机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我们生活在这个机体中,我们的发展有赖于对这个机体的认知。要避免把舶来的理论化成先入为主的判断——看到现实与理论不符,便直斥现实之非,进而把要了解的现象变成了讥讽的对象——否则就丧失了“同情的理解”的机会。

我国的政治经济现象非常复杂,不同理论和信息都只能反映现象的不同侧面,至于哪个侧面有用,由读者决定。对从事经济实务工作(如金融和投资)的读者,我希望能帮助他们了解日常业务之外的政治经济背景,这些背景的变化往往对行业有深远的影响。对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他们所学的西方理论和中国现实之间脱节严重,我将我国政府作为本书分析的主角,希望可以帮助构建二者之间的桥梁。对非专业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他们读懂国家政经大事和新闻。

这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引用的260多种文献中,绝大多数发表于2010年之后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入、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本书使用了很多数据,若处处标注来源,会影响阅读。所以对于常见数据,如直接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或万得数据库中的数据,我没有标注来源,但读者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只有那些非常用数据或转引自他人研究的数据,我才注明出处。本书使用的数据和文献,跨度很大。引用的260多种文献中,绝大多数发表于2010年之后。假如没有近些年本土经济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没有海外对中国经济研究的日渐深入,我不可能整理出这么多素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重镇,向来重视制度和历史分析,也积极参与现实和政策讨论,我对中国经济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是在这里开始的。学院几乎每周都有十数场报告,既有前沿学术探讨和热点政策分析,也有与业界和政府的交流讨论,在这种氛围中,研究者自然而然会关注现实问题。本书几乎每一章的主题,复旦的同事都有研究和著述,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在复旦工作的六七年中,我几乎每周都参加陈钊和陆铭等同仁组织的学习讨论小组,本书中的很多想法都源于这些讨论。 

2017—2018年,我做了大量实地调研,与很多企业家、投资人和政府官员交流,这些经历影响了本书的视角和框架。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过我的很多领导和业界精英。

本书虽为大众读者所写,但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使用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可用作大学相关课程的参考资料。与各章节内容相匹配的课件,可通过扫描本书前勒口的二维码获取。

培养出一种“发展”的观念

本书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微观机制开始,到宏观现象结束。总结一下,这一模式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第二个特点是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重扩张”。第三个特点是经济结构上“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第五章和第六章分析了前两个特点的得失,并介绍了相关改革。第七章则分析了第三个特点。其优点是能快速扩大投资和对外贸易,利用全球化的契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但缺点是经济结构失衡。对内,资源向企业和政府转移,居民收入和消费占比偏低,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对外,国内无法消纳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对贸易平衡有不利影响。

经济结构再平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伴随着国内的痛苦调整和一些国际冲突。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期,而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第二大经济体,百年来首次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对欧美主导的经济和技术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也面临巨大反弹和调整。其实,对于常年关注我国经济改革的人来说,过去的40年中没有几年是容易的,经历过几次大的挑战和危机。所以我常跟学生调侃说经济增长不是请客吃饭,是玩儿命的买卖。站在岸边只看到波澜壮阔,看不见暗潮汹涌。

至于说落后的工业国在崛起过程中与先进国之间的种种冲突,历史上是常态。盖因落后国家的崛起,必然带有两大特征:一是对先进国的高效模仿和学习;二是结合本土实际,带有本国特色,发展路径与先进国有诸多不同之处。虽然第一个特征也常被先进国斥为“抄袭”,但第二个特征中所蕴含的不同体制以及与之伴生的不同思想和意识,先进国恐怕更难接受。

未来不可知,对中国经济的观察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发展”的观念。一方面,理解发展目的不等于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能解决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过去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也不可能一直有效。若不能继续改革,过去的成功经验就可能成为负担甚至陷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注:摘编自《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的前言、数据和文献说明及结语)


文章来源 | 人民论坛网、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