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架︱张军:顶级对话—— 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世界

  •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8日浏览次数:

《顶级对话——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世界》

   张 军 / 著

  文 景 | Horizon

     (2017年7月

作者简介


张军,经济学家,在当代中国经济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在包括China EconomicReview, The World Economy, Economic System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研究中国经济的论文。他近年来还出版了《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张军卷)》(2010)、《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2010)、《张军自选集》(2013)、《中国经济再廿年》(2013)、Unfinished Reformsin the Chinese Economy(Th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Ltd. 2013)、《登顶比赛: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2016)以及End of Hyper-Growth in China?(Palgrave Macmillan, 2016)等著作。2015年10月因在中国过渡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他现为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任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还担任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特邀咨询研究员等。他是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Journal of Pro-Poor Growth、China Economic Journal 等国际期刊的编委。

内容简介

张军对话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你们也能够获得成功”


本·伯南克——美联储前主席

大萧条和货币政策


迈伦·斯科尔斯——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互联网、金融市场和期权定价模型的发现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作者,法国巴黎经济学院教授

21世纪的资本


杰里米·里夫金——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

解释我们的大时代


罗伯特·席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学与我们的未来


本·斯泰尔——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国际经济部主任、高级研究员

70年前,系统设定时已埋下瓦解的种子


大卫·格里纳韦——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世界经济》主编

自由贸易的前途


罗伯特·蒙代尔——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

全球货币与汇率


巴里·诺顿——美国经济学家、著名中国经济研究专家

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的终结


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制度是重要的


本书精选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军教授与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对话,百家争鸣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思想交融。这些谈话既涉及经济学的基础层面,如货币、世界经济体系,也涉及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趋势的预测。在这些平等的谈话中,映射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的侧影。

本书的特点一是在于对话双方都是世界水平的经济学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经济学的中西对话。在对谈过程中,访谈者也有相对比较自觉的中国立场,提出了与中国经济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受访的顶尖经济学者多少都就中国经济状况、面临的挑战、前景等做出了分析。二是这些对话并没有充斥着专业术语,相反,是平易近人的。因为对话大部分是作者利用参加国际会议等契机,以闲谈方式完成的,通过对话的方式以增进相互理解为目的。

推荐语

和国际经济学界的顶级学者对话中国和世界问题,若要出彩,难处在于提问者既要熟知对话者的思想脉络和学术贡献,又要把握中国和世界经济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之所在。这本对话集彰显了张军教授的学术功底、风趣幽默的风格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书生情怀,十一篇对话读下来会有胜读十年书的享受。

 ——林毅夫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

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通过他的新书为我们带来了享受和世界顶级的经济学家对话的愉悦,读来娓娓,思去翩翩,很是享受。他的问题专业、尖锐又不失平和,这恰如他的性格。35年前我曾有幸教过他,今天,捧读全书,我是真的在向他学习了。谨以为荐。

 

 ——朱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经济的新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世界经济学家来访中国。张军教授的这本对话集汇集了他在上海和北京与11位欧美著名经济学家的对话,包括诺奖获得者5人、美联储主席、最畅销经济学学术著作作者、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等。这些对话既有对经济学理论的解读,又有对当前经济问题的探讨,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经济的展望,内容广泛且深入,谈话平实且有趣,为我们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思考食粮” (food for thought)。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过去近四十年,经济学在中国一直是辉煌显学。因为“对话”与公共言说,经济学才摆脱了沉闷。作为经济学家,张军教授与中外经济界权威的对话,是具有独特价值的经济学研究档案,映照二十一世纪之交的中西经济之辩与思想交融。

 

 ——张力奋

 FT中文网前总编辑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

 

经济学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自省和争议。通过与一些最具天赋和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的对话,张军以一种最理想的方式,捕捉了这个激动人心和百家争鸣的时代。本书值得高度推荐。

 

 ——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苏君乐(Sokwanlok)讲座教授


前言

出版这样一本对话集于我还是第一次。这要归因于世纪文景的创意。从最初有这个选题意向的袁晓琳编辑自己动手收集整理我已经发表的各类对话文字,到章颖莹编辑接手后续工作,筛选出11篇代表性的对话稿,并以出版人的名义将书名拟定为《顶级对话:理解变化中的经济世界》(尽管我对这个书名还是有些诚惶诚恐),前后大概已过去两年多时间。现在世纪文景决定2017年夏出版这个对话集,我倍感欣慰。

 

本书收集的这11篇对话,除了与诺思教授的对话是2002年进行的之外,其余的都是最近几年在上海和北京展开的。其中有7篇对话是最近两三年进行的。而这当中,我与席勒、皮凯蒂、伯南克、斯科尔斯和里夫金的对话不仅内容比较长,而且对话稿完全是根据现场对话录音翻译成中文的,保留了对话的几乎每一句话,具有很好的现场感。感谢已经停刊的《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在过去几年为我提供了全文照发这几篇对话的机会,并且每一次都作为特稿,配上封面的画像发表出来。从今以往,这几篇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上发表的对话,自然成了我的收藏品,弥足珍贵。

 

其余入选的几篇对话稿,除了与皮萨里德斯教授的对话是最近完成的之外,都是《文汇报》方面的记者在我们对话完成之后根据录音编辑整理出来的。由于发表时的篇幅有限,再加上记者们更关注对话中的观点,因而在专业记者整理出来的对话稿子中,反而丢弃了我与对话嘉宾的聊天细节和那些很有现场感的语言。对于今天要编辑出版一本对话集而言,这多少是一个遗憾。为了对这个遗憾稍有补足,我特别在记者整理的这几篇对话文稿中增补了按语,回忆了与对话有关的一些“故事”,也谈到了我与对话嘉宾的个人关系和印象等感性的东西。对于不急于想知道对话是否谈到了一些当下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的读者来说,阅读这些按语的文字应该是愉悦的。

 

所有这些对话嘉宾都是“洋人”,我们的对话用英语进行,对话之后,再根据录音翻译成中文。从语言上来说,只有皮凯蒂是法国人,他讲的英文带有浓重的法国口音,给受邀的专业翻译带来很大的问题。我曾记得,因为专业译者无法听懂其英文而在翻译稿子上留下很多盲点有待确认。为了确保翻译准确无误,我不得不把录音找来重听,个别地方我甚至也听了几遍才能准确识别出他到底说了什么词儿。但我不得不说,与皮凯蒂的对话非常享受,他在对话中对自己研究工作的细节把握的很好,翻译出来的对话稿相当精彩。

 

美国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也是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书。与其他人不同,我与他的对话不是私下进行的,而是在台上,作为“上海论坛”的前奏活动并面向数百名听众进行的。因为在台上,我不太方便就很个人的话题与他聊天,只能集中在国人感兴趣的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等话题方面。事实上,在安排我与伯南克的对话过程中,我曾收到伯南克的经纪人发来的对话建议,其中列出了希望讨论的10多个问题的清单,并且特别关照不要请伯南克去评价他的前任和继任。当然,在我们的对话中,我实际上并没有让这个事先建议的题目清单束缚我,我只是从我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对话的内容完全是“内生出来的”,而且我忍不住还是要伯南克去评价了格(林斯潘)老和耶伦女士,现场效果果然不错。

 

席勒、斯科尔斯和皮萨里德斯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学富五车。但我们之间的对话无需是学术型的,能聊聊研究领域之外的话题会更有趣。我们的对话是在酒店安静的房间私下进行的,没有公开,尽管现场也还是有一些媒体记者围观,但对话过程依然非常轻松,我们可以海阔天空,笑声不断。读者从对话稿中应该可以感觉到这些轻松的细节。只有与里夫金在北京的对话经历了“险情”,但最终“化险为夷”,里夫金与我坐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摄影棚里聊上了一个多小时,内容相当精彩。回想这个经历,颇有戏剧性。为此,我在对话稿发表时,以按语的形式特意记录下了这个“险情”的来龙去脉。与皮凯蒂那一次对话一样,我与里夫金的对话也是被录了像的,只是由于后来的变故,这些录像没有被剪辑作为视频传播。

 

与诺思、蒙代尔、斯泰尔和格林纳韦的对话都是《文汇报》负责安排的进行的,对话稿也是他们的记者负责翻译整理出来的。我与诺思、蒙代尔、斯泰尔和格林纳韦都比较熟悉,有些也是多年的朋友,其中诺思和蒙代尔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伟大的经济学家。在我印象中,只有与诺思的对话是在轻松的环境里进行的,与蒙代尔的对话是在开行的轿车上进行的,与斯泰尔和格林纳韦的对话是在出席公开活动的现场临时安排进行的,受到的干扰比较大,时间也比较仓促。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非常耐心和配合,都非常认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绝无搪塞草率之虞,着实令人敬佩。

 

我与诺顿的对话稍有不同。虽然是一个事先安排的公开对话活动,但诺顿教授事先准备了PPT,并根据PPT做了45分钟的演讲,而我是没有准备稿子的,在他演讲之后,我就同一个话题即兴做了我的发言,并就他的演讲内容做了评论。所以,这个对话虽然内容相当好,但缺少了你来我往的互动内容。或者反过来说,我们的发言更像是合起来的对话,而对话无非是拆开来的发言。

 

能够享有与这么多国际经济学界的同行和朋友对话的机会,是跟复旦大学的“上海论坛”、中信出版社、《文汇报》的支持分不开的。伯南克、蒙代尔、席勒、斯科尔斯以及皮萨里德斯都是作为“上海论坛”的演讲嘉宾被邀请到上海的。而皮凯蒂和里夫金是作为中信出版社的作者应邀为其著作的中文版首发式而来。《文汇报》则安排了我与诺思、蒙代尔、斯泰尔、格林纳韦等经济学家的对话并提供了发表的版面。

 

我要感谢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上海论坛”办公室、中信出版社和《文汇报》多年来对我个人的支持和对编辑本对话集的支持。感谢《文汇报》的时任评论部主任季桂保先生和现任主任范兵先生的厚爱,也要感谢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张明扬先生和曾在中信出版社“中信书院”的仇勇先生在安排我与皮凯蒂和里夫金对话上给予的支持。明扬多年来是我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联系人,他不仅多次对我做过专访,还为我提供了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发表书评和长篇对话的机会,《东方早报》如今已经停刊,为之惋惜。感谢《文汇报》和《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授权我将他们发表的我的那些对话收入本书。感谢文景的姚映然对出版本书的支持、章颖莹对编辑本书的巨大付出,也要感谢那些在把我们的对话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付出劳动的朋友,他们的工作很重要,很多是默默贡献的人,有些我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最后要谢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予了我幸福及坚持的力量。

  

2017年2月17日于加州

并于2017年6月27日补记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