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 洪远朋、张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谈

  •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6日浏览次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谈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形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征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经济研究》特邀请国内部分经济学家撰写笔谈文章,分两期发表,以飨读者。我院洪远朋教授和张军教授应邀撰写了笔谈文章,分别发表在《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和12期上。

洪远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文章中谈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强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应该有代表他们经济理论观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历史的使命,是党的使命。
习近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改革、发展的现实,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以人为中心,或者说,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习近平同志曾明确表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新发展理念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绽放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光芒。
习近平同志适应中国情况的变化,在十九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新的判断,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中国社会经济实际出发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近年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对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作了新的调整: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左右,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张军:坚持改革开放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文章中谈到:
中国走向未来30年的道路并不平坦。如果依照过去的表现来推算,中国具有很大的可能在2035年进入高收入的国家行列,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15-20年要确保平均每年5%或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是不低的要求。而上升过快的收入不均和财富的分化趋势对于十九大绘制的和谐而美丽的蓝图而言是典型的妨碍因素,不利于劳动生产率较快增长趋势的形成。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未能解决好持续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之间的冲突。中国需要更加智慧地处理这两个目标的冲突,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为此,中国需要在发展政策上非常明确并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加快城市化的进程、鼓励更多超大城市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群、都市圈的集聚,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低城市化率正是制约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取消户籍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包括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有效实施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大力促进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不仅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而且也能稳步提高收入的流动性,创造出更多的中等收入的人群。
除此之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有助于确保经济增长带来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