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钊、陆铭副教授编著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微观经济学》2008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注:以下自序出版时略有修改)
学“问题导向”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自序
陈钊 陆铭
学什么样的经济学?这是个问题。
教什么样的经济学?这更是个问题。
这本教材试图表明三个主张。第一,我们想说,微观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讲清楚市场如何运行,政府又怎样弥补市场的不足。一本教材当有了一个“问题意识”作为灵魂的时候,各个章节才能“有机”地组织在一个完整的逻辑里。第二,重大的经济学理论的推进,大多都是产生于已有理论不能满足特定时代的需要的时候,为此,一本教材应该教会学生“批判式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明白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三,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可以用来粗线条地理解中国的现实经济,然而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恰恰是经济学最为薄弱的环节。一本教材应该告诉读者,他所学到的知识可以用来解释什么,他所处的时代有什么问题是现有的知识没能很好解答的。
从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开始,经济学就以其枯燥无味而著称。微观经济学被市面上的各类教材肢解成了一些公式,以及理解某个点与某条线的相对位置的习题。就连“博弈论”也难以幸免地成了程式化的求解过程,殊不知那些最具洞见的思想恰恰掩藏在几个最为简单的也恰恰是最为经典的博弈论模型之中。直到最近,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网上仍然有一年级新生发帖说,学过了微观经济学,觉得毫无用处。这种状态让人担忧,如果一年级的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发誓不再学经济学,作为教师,我们的失败莫过于此。
那么,在一本几百页的经济学教材里,我们说什么?其实,微观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讲清楚市场如何运行,政府又怎样弥补市场的不足。特别是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哪些问题市场可以自行解决,哪些需要政府去管,怎么管,这些都是政策争论的焦点。通常的教科书从消费者理论到生产者理论,再到市场结构,最后讲交换和一般均衡,再对要素市场啰嗦两句,经济学的“问题意识”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也难怪学生们把经济学当作代数和几何题来做。我们想说的是,从现代经济学的开创者马歇尔到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理论,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些给定的假定前提下,市场可以解决诸如供求平衡和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这套经济学的“基准理论”恰恰给后来的理论发展留下了很多空间,因为传统理论的假定前提在现实中通常不成立,比如,市场可能是垄断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外部性问题大量存在,等等。市场的不完美给政府制定政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为了体现上述思想,我们把教材的主体部分划分为“市场运行与政策”、“市场竞争与效率”、“市场缺陷与政府”三大篇,前两篇主要讲市场机制是怎样运行的,后一篇主要讲市场存在缺陷的时候,政府可以做什么。为了保持思想的一贯性和体系的完整性,我们在几个安排上与通常的教科书出现了差异。
首先,我们力图让读者一开始就对微观经济学的精髓有所了解,为此,我们在开头第一章就讲微观经济学的重大原理和概念,这些知识是对每一个读者都会有用的。然后,我们在“市场运行与政策”一篇里抛出经济学的杀手锏——供求分析,并且用这个简单的框架来讨论政策。供求分析是价格理论的核心,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推导出需求和供给曲线。
其次,通常的教科书把包含一般均衡思想的“福利经济学”一章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而我们则把它放在“市场竞争与效率”一篇的最后。事实上,读者完全可以把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当作论证市场有效性的铺垫,而“福利经济学”则是把市场有效性的条件上升为了原理。讲完这些,再讲市场缺陷,学生大概不会像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那样,对“福利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里的地位感到头昏。
第三,我们没有像通常的教科书那样用专门的章节来讲要素市场。事实上,如果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对它的分析就完全可以用供求框架来完成,于是,我们把要素市场简化成为一节,放在了供求分析之后。当然,要素市场有其特点,比如,劳动供给曲线是后弯的,这我们可以在消费者选择里讲,把劳动供给理解为消费者在劳动和收入之间的选择;再比如在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会造成市场均衡无法实现,这我们会在信息不对称的一章里涉及。这样处理之后,要素市场理论作为单独的章节已无必要。 人们在批评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大科学家的时候,常常拿中国文化说事,说中国人太强调科学的应用价值,而不愿意去做那些暂时看不到应用前景的研究。这句话放在自然科学里大概是对的,我们不是做自然科学研究的,难以判断到底有多少科学原理是在毫无应用价值的情况下诞生的。但我们知道恩格斯说过一句话,“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当我们在教经济学的时候,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就是,我们忘记了告诉学生,一些重大的经济学原理都是在特定时代的需求下诞生的。不明白这一点的学生们,往往容易把所学的东西生搬硬套到中国来。当学生们日后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又往往忽视中国经济的现实需求和理论创新机遇。为此,我们在本书的最后,用一章的篇幅来告诉读者,那些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都产生于特定的伟大时代。同时,我们在每一章的正文当中,也插入了很多中国的案例和基于中国现实的习题。帮助读者了解微观经济学原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有些问题需要读者进行“批判式的思考”,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到什么问题不能从已有的经济学原理中找到答案。
中国的经济正在创造人类历史的奇迹,中国的发展正在面对经济学没能回答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写这本书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