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011年第2季度工作简报
一、中心大事记
1. 中心举办“CCES中国经济调查”公开系列讲座第一期“任志强专场”。
2011年5月20日晚7点,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第一财经媒体支持的“CCES中国经济调查”公开系列讲座正式在复旦大学美研中心谢希德报告厅拉开序幕。该系列讲座由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先生担任首讲嘉宾。他为复旦师生带来了名为“谁能看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主题演讲。
任志强先生的演讲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面对现在的高房价引起的社会争论,任志强先生从福利分房制度的弊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高房价的根本原因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住房改革前的福利分房制度,其实并不是一种普惠的分配制度。它是仅对有钱的单位的员工给予的福利,而没钱的单位,没有财力为员工提供福利房。1998年之后,为了亚洲的金融危机重新振兴。朱镕基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这一件很伟大的事情。这个住房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了我们的市场化和私有人。因此不能看到现在的房价高,就批评住房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但是当市场经济竞争中存在激烈竞争的时候,一定会有失败的,所以要完全安网的作用,让社会不会因为安全网的破裂造成动乱,如政府必须担负给予部分家庭住房保障,这就引出了政府的责任问题。他认为政府的责任是建设最有效的市场规则和社会保障。同时,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房市场两者之间必须摆正相互的责任,不能以保障性住房打压市场。因为如果两条腿走路可能会走直了,如果一条腿粗一条腿细或者一条腿拐着,一定走不稳。
而中国住房市场房价日益高涨,核心不在于市场本身,而在于中国的土地制度。城市只能在国有土地上进行规划,而不能在农村土地上进行规划。2003年开始启动的土地招拍挂制度更是直接导致了土地严重稀缺,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变化。土地收入大概占到地方政府财政税收的50%左右。因此现行的土地制度,也是政府需要考量的。
2.中心举办“CCES中国经济调查”公开系列讲座第二期“马津龙专场”
2011年6月21日晚六点半,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第一财经媒体支持的“CCES中国经济调查”公开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205报告厅举行了第二场讲座。此次讲座由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教授担任嘉宾。他为复旦师生带来了名为“温州模式: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彩演讲。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教授主持。
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而在温州不管是个体户,家族式企业,还是公司集团,产权一直是私人的。这是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马津龙教授谈到,温州模式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阻力,特别是关于其姓社姓资的争论。但是温州模式是好的,因为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温州从浙江最贫穷落后的地区变为该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
马津龙教授认为,温州模式完全是在一种自由发展条件下形成的自发的秩序,是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为什么独独温州形成了这样一种自发的秩序,而不是其它地区?这源自于温州一直以来的较为深厚的商业文化积淀,如重商的价值取向,创业精神,竞争意识,以及交往中的平等的观念,信用意识和合作精神。因此,温州这个地方受到这种正统的传统文化影响相对比较少,温州的民营化、市场化的倾向,即使在计划经济年代一直存在的。温州模式可能就是这样一种路径依赖造成的结果。
温州模式作为一个先锋,体现出的是民间的力量,市场的力量。马教授认为,温州企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是受到所处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果说整个中国现在处于这种状态,长期停滞在这里,温州要深化下去也比较难的。同时,温州的地理位置,使其受到的生产要素的约束是非常严峻的;温州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进入航空、电信等垄断产业也是受到了很强的制度性约束。虽然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实际上提高了这个行业的效率,可是会受到垄断产业内的封杀。温州只能在这样一种约束条件下发展。而对于国有垄断部门,需要从上而下的、加大力度的改革。
3.2009年6月27日,第五年度复旦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上海项目圆满结束。该项目是复旦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校际交流项目之一,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承办。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学院12名MPA学生在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为期六周的交流学习中,学习了“中国经济”与“中国政策”两门课程并接受了考试。同时,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还安排学生们参观了上海大众汽车、上海博物馆、朱家角古镇等地方。来访的女王大学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交流收获很大,对中国、对上海、对复旦大学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
二、科研成果
(一)评论与随笔
1.张军,“消费不是当前拉动经济的动力”,《社会观察》,2011年5月10日。
2.张军,“中国经济真的失衡了吗?”《探索与研究》,2011年6月10日。
3.张军,“中国经济再十年-张军教授在‘上海论坛2011’上的主旨演讲”,《解放日报-思想者》,2011年6月12日。
(二)学术论文与专著、译著
1.张军、谢露露、刘晓峰,2011年4月15日完成论文“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与解释”(与谢露露和刘晓峰合作),即将在《世界经济》第7期发表。
2.张军,《这样的故事最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5月1日。
3. 殷醒民,“通胀周期性特征与货币政策的适时转换”,《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4.Chen, Zhao, Wan Guanghua and Lu Ming, 2011, “Inter-Industry Inequality: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Urban Income Gap ─ Regression-based Decomposition,” Social Sciences inChina, May, 159-177.
5. 陈钊,2011,《产业转移与集聚都需要市场逻辑:解读“十二五”规划》,《上海国资》,第4期,第28-29页。
6. 陈钊,2011,《人际网络:家族企业接班的“中国式”困惑》,《北大商业评论》,第4期,第76-78页。
7. 陈钊、孙永智,2011,《中国改革以来的行业收入差距变迁──模式、成因与展望》,《学习与探索》,即将发表。
8. 陈钊、徐彤,2011,《走向为和谐而竞争:晋升锦标赛下的央地治理模式变迁》,《世界经济》,即将发表。
9.王永钦,《均衡与非均衡:中国经济改革之河的“此岸”与“彼岸”》,《经济学季刊》,2011年4月(第10卷第3期)。
10.陈诗一,2011,《边际减排成本与中国环境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85-100页。
11.陈诗一,2011,《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
12.陈诗一,2011,《中国二氧化碳强度波动性下降模式及其经济解释》,《世界经济》,第4期。
13.陈诗一等,2011,《经济转型中的结构调整、能源强度降低与二氧化碳减排》,《上海经济研究》,第4期。
14. 章元、许庆,2011,《农业增长对于降低农村贫困真的更重要吗?反思世界银行的观点》已经被《金融研究》录用,即将发表。
15. 高汉、章元,2011,《公共品需求对农户参加村长选举行为的影响》,《东岳论丛》第5期133-137页。
16. 章元、王昊,《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歧视与地域歧视: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
17. 章元、范英、E.M.Mouhoud的文章《异质的社会网络与民工工资:来自中国的证据》已经被《南方经济》接受,即将发表。
18. 万广华、章元、史清华的文章《如何更准确地预测贫困脆弱性:基于中国农户面板数据的比较研究》已经被《农业技术经济》接受,即将发表于第9期。
19. 寇宗来,《混合绩效评估下的区位—价格竞争》,《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20. 吴建峰、周伟林,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策选择,《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年第5期,第21-26页。
(三)工作论文
1. 张军、郭广珍,工作论文“革命组织的集权决策与中国封建集权体制的长期性: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析”,2011年4月。
2.张军、詹于波、唐东波,工作论文“中国可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吗?以出口为例”中英文版(英文版题目:Can China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Case of Exports ),2011年5月。
三、学术交流与媒体传播
1.2011年4月5日,张军教授接受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的电话采访,就央行决定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发表评论。
2.2011年4月6日,张军教授接受《社会观察》记者的专访,就央行发布的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发表评论。
3.2011年4月11日,张军教授接受香港凤凰卫视记者的电视采访,就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发表评论。还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冰岛全面公决是否偿还债务等发表评论。12日以“冰岛债务:如何说‘法’”为题发表,
4.2011年4月13日,张军教授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中国增持西班牙国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14日以“西班牙国债魅力何在”为题见报。
5.2011年4月26日,张军教授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电话专访,就上海卡车司机罢工事件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发表评论。27日报纸以“群体事件不是‘革命’的信号”为题发表了社论。
6.2011年4月29日,张军教授接受《青年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英国威廉-凯特大婚以及王室的存在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发表评论。
7.2011年5月6日,张军教授应邀为《商周刊》创刊10周年题词“如果要找到一本有时代感、信息量大而又可读性强的学术读物,恐怕非《商周刊》莫属。”
8.2011年5月9日,张军教授接受《中国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回答了关于上海政府对联合利华因为散布化工产品涨价言论而被警告和罚款的有关问题。
9.2011年5月11日,张军教授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时事新观察”节目中担任电话嘉宾,就上海政府对联合利华因为散布化工产品涨价言论而被警告和罚款一事进行电话分析。
10.2011年5月16日,张军教授与来访的美国经济学家Tom Rawski教授夫妇会面并共进午餐。
11.2011年5月24日,张军教授与在法国巴黎的国际经济学研究中心(CEPII)资深经济学家Françoise Lemoine教授会面并就中国经济的一系列问题接受咨询。
12.2011年5月25日,张军教授接受香港NOW-TV电视台的电话采访,就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和电子产业的影响等发表意见。还接受了China Daily记者就联合利华再次涨价问题进行的电话专访。
13.2011年5月28日,张军教授出席在上海西郊宾馆举行的“上海论坛”的开幕式并在开幕式上做了“The Chinese Economy2020”的主旨演讲。发表主旨演讲的还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 Mirrlees教授、联合国贸发会议总干事素巴差和樊纲教授等。
14.2011年5月28日,张军教授接受CCTV-2的电视采访,就中国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以及下半年的经济走势等问题发表评论。中午还接受了《南风窗》记者的专访,回答了有关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问题。
15.2011年5月30日,张军教授接受腾讯财经网记者的电话采访,就发改委决定上调工业用电价的原因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可能影响等问题发表评论。
16.2011年5月30日,张军教授接受《东方早报》记者就中国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等问题进行的电话采访。
17.2011年6月7日,张军教授接受香港NOW-TV电视台的电话采访,就人民币扩大对美元的浮动区间是否有利于稳定通货膨胀等问题发表评论。
18.2011年6月9日,张军教授的文章“中国经济的成长势头”作为“上海论坛”主旨演讲的专版在《社会科学报》头版发表。
19.2011年6月14日,张军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的采访,就5月份CPI上涨和中国经济的形势等问题发表评论。还接受了香港亚洲电视台和东方早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就央行决定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表评论。
20.2011年6月15日,张军教授应邀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做了“中国过度投资了吗?”的学术报告。
21.2011年6月26日,张军教授应邀出席在深圳举办的“中欧-成为2011创新中国高峰论坛”并在论坛发表嘉宾演讲。出席并发表演讲的还有严隽琪、大前研一和张维为等。
22.2011年5月20日,殷醒民教授为荷兰代表团作了“China's Developmen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讲座。
23.2011年6月6日,殷醒民教授在哈佛大学上海中心作了“On the 12th-Five-Year Plan”讲座。
24. 2011年5月28-30日,陈钊教授参加2011年上海论坛,并作了题为《央地治理模式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报告。
25. 2011年6月4-5日,陈钊教授在浙江大学参加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ES)主办的学术会议并报告论文《户籍身份、相对收入与幸福感》。
26.2011年6月11日,陈钊教授应邀参加上海财经大学2011“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城市化”内部研讨会。
27. 2011年5月,王永钦副教授参加2011年度上海论坛,报告论文 "Land Institutions and Urbanization" (与谈有文合作)。
28. 2011年5月,王永钦副教授参加复旦-巴黎一大联合会议,报告论文“Heterogenous Traders,Housing Bubbles and Policies"(与包特合作)。
29. 2011年6月4-5日,王永钦副教授在浙江大学参加“YES”会议(青年经济学者联谊会),报告“Heterogenous Traders, Housing Bubbles and Policies"(与包特合作)。
30.2011年6月9日,王永钦副教授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报告“Bubbles and Growth”。
31. 2011年4月中旬,周伟林副教授受当地政府之邀去四川省广安市调研经济发展情况。
32. 2011年4月-5月,周伟林副教授多次参与上海市教委筹建“高级战略研究中心”讨论和策划。
33. 2011年4月22-24日,周伟林副教授受邀去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城乡做调研。
34.2011年4月25日,周伟林副教授为广东省佛山市领导干部讲授“城市经济转型与现代服务业”。
35. 2011年4月29-30日,周伟林副教授去浙江省绍兴市农村企业调研。
36. 2011年5月,周伟林副教授应约为《上海城市管理》写《转型期城市社会问题和社会建设:国际比较及其借鉴》。
37.2011年5月27日,周伟林副教授作为复旦诗社创始人之一,出席复旦校庆“复旦诗社30周年庆”座谈会并讲话。
38.2011年6月7日,周伟林副教授为浙江省慈溪市领导干部讲授“新时期的城乡统筹发展”。
39.2011年6月8日,周伟林副教授就黄浦区卢湾区合并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文见6月10日《东方早报》)。
40.2011年6月21日,周伟林副教授作为报告评论人,点评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温州模式的来龙去脉”讲座。
41. 2011年6月26-28日,周伟林副教授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之邀,出席在扬州召开的“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并做大会演讲《Low-carbon Industri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 A Regional Economics Lens 》。
42.2011年5月1日-31日,章元副教授赴法国里尔一大访问并与对方展开关于移民歧视问题的合作研究。
43.2011年5月27日,吴建峰博士参加 Joint Workshop of Fudan Univesity and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Issues in Contempaory Economy, Fudan University, 并报告文章“Has China's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shifted inland? Evidence from industry-level data”。
44.2011年5月29日,吴建峰博士参加3rd Joint Economics Reserach Seminar of Fuda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Paris 1 PANTHÉON SORBONNE, Fudan University, 并报告文章“Changes in the loc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1998-2008”。
四、获奖情况
1.陈钊、陆铭,《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获2010年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著作奖励三等奖。
五、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
第277期
报告时间:2011年4月12日
报告题目:Estimating Context-Independent Treatment Effects in Education Experiments
报告人:Prof. Weili Ding
Queen's University
第278期
报告时间:2011年4月21日
报告题目:不紧缩需求能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吗?
——基于劳动无限供给的总供求模型的分析
报告人:黎德福博士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279期
报告时间:2011年4月26日
报告题目:Structure, op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arty-states
报告人:Maria Csanadi
Doctor of Sciences in Political Sciences, research advisor
InstituteofEconomics,HungarianAcademyof Sciences
第280期
报告时间:2011年4月26日
报告题目:Ethnic Stratification inChina’s Labor Markets: Evidence from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报告人:吴晓钢教授
Division of Social Science
Hong KongUniversity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281期
报告时间:2011年5月6日
报告题目:Recent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Asia
报告人:Mr. Vivek Arora
Assistant Director
Asiaand Pacific Department, IMF
第282期
报告时间:2011年5月17日
报告题目:Unions and Workers' Welfare in Chinese Firms
报告人:钟宁桦
Department of Finance,Hong KongUniversity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283期
报告时间:2011年5月18日
报告题目:Human Resources andChina’s Long Economic Boom
报告人:Prof. Thomas G. Rawsk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ofPittsburghHong Kong
第284期
报告时间:2011年5月24日
报告题目:The Macroeconomic Impact of Large-Scale Immigr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Focus Model
报告人:Tony Fang,Ph.D.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ofHumanResource Management,YorkUniversity
第285期
报告时间:2011年5月27日
报告题目:从工业偏向到城市偏向:对中国大饥荒的再解释
报告人:范子英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第286期
报告时间:2011年5月27日
报告题目:政府垄断、双轨制与土地过度征用――基于协议征地到公告征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报告人:刘愿 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287期
报告时间:2011年5月31日
报告题目:收入分配与实际汇率
报告人:杨长江 副教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第288期
报告时间:2011年6月9日
报告题目:Coul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des Make a Different in Labor Retention? A case study of toy factories
报告人:陈耀波
UniversityofSheffield
第289期
报告时间:2011年6月14日
报告题目:Does Banking Competition Alleviate or Worsen Credit Constraints Faced by SMEs? Evidence fromChina
报告人:陆利平
荷兰Tilburg大学金融系博士研究生
第290期
报告时间:2011年6月21日
报告题目:The End Of The American Dream: Where Has All The Greatness Gone?
报告人:Thomas J. Courchene
Jarislowsky-Deutsh Professor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Policy,School of Policy Studies,Queen’s University
第291期
报告时间:2011年6月21日
报告题目:资本集聚、劳动力流动与中国省际资本收益差异
报告人:罗知 博士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
第292期
报告时间:2011年6月23日
报告题目:HasChina's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Shifted Inland: Evidence From Industry-Level Data
报告人:吴建峰 博士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