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榜样的力量:导师引领系列”第三期主题活动

  •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2日浏览次数:

2023年5月30日星期二下午13:30-15:30,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榜样的力量:导师引领系列”第三期主题活动在大金报告厅成功举办,并在腾讯会议同步线上直播。

本次活动的报告人陈钊老师是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获人社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陈老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兴趣涉及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本次活动陈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学术经历以及在学术研究中的一些思考,由2019级经济学专业(数理经济方向)的张洲同学主持。

陈老师回忆了他的学生时代及其与老师们之间的故事,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研究经历和体会,并给同学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线上线下的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和研究的乐趣。

1

回忆恩师

首先,陈老师分享了一些他的学生时代及其与老师们之间的故事。

第一个分享的老师是叶世昌教授。今年4月2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一场“叶世昌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陈老师回忆道,他于1991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并在经历了一年的军训之后,于1992年正式进入复旦大学。当时,叶老师为他们组织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尽管叶老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有一句话“做学问要能坐冷板凳”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也许有些人认为,坐冷板凳就是独自关起门来做研究,但陈钊老师坚信,坐冷板凳更是要学会坚持,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认可的研究。陈老师指出,即使有时自己的观点不被认同,但也要有勇气坚持下去。他特别强调,叶老师研究的学科是经济思想史,尽管方法与现代经济学并不相同,但研究中求实创新的精神却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像叶老师这样的老一辈经济学者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第二位分享的老师是蒋学模教授。在陈老师读本科期间,同学们邀请蒋老师来三教做讲座。蒋老师自称“是一个不断悔改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专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马克思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因此自称“不断悔改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毕竟,研究的目的是追求真相,而非盲从他人的观点。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三位分享的老师是王克忠教授。在陈老师读本科期间,他看到王老师在做研究的过程中会设计调研问卷,并带领包括他在内的几个感兴趣的同学去调研一家个体户——面包店。与当今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情况不同,当时并没有现在的条件,所以王老师超前的研究意识和设计调研问卷的经验是非常难得的。回忆起当时去面包店的经历,陈老师仍然对王老师做研究“求真”的态度深感钦佩。

第四位分享的老师是张军教授。张老师曾经说:“你们要学会问问题。”——学会问一个好的问题,这也许就能创造新的研究视角。以前国内的经济学研究都倾向于做理论模型,而张老师很早就开始了实证研究。陈老师分享道,学生习惯于做题,做题习惯于“求解”,不知不觉地就会认为研究就是写理论模型,他当时博士论文写的就是理论模型。但是张老师却很早就致力于做实证研究了——张老师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社科期刊)上发过一篇文章,研究温州民间的借贷,用一张图呈现出民间利率和官方利率的巨大差距,从事实入手开始写文章。陈老师告诉我们,从张老师开始,复旦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做实证研究。

另外,陈老师还提及了其他几位复旦经院的老教授,比如尹伯成老师。从这些老师身上,陈老师感受到了他们的开朗和乐观。这些是难得的品质,因为一个人总会遇到困难,还能保持乐观是了不起的。此外,这些老师的心胸都很开阔,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不争”。陈老师说,虽然我们现在的时代与过去有着很大不同,但我们依旧可以学习老先生身上这些品质,对眼前的一些事情淡然处之。

从经济学院的很多老师身上,陈老师感受到了他们闪光的一面。这些闪光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然后把它们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这是经济学院的学术精神的传承,也是我们这个“榜样的力量”系列的意义所在。

2

研究体会

接下来,陈钊老师分享了他做经济学研究的一些体会。

首先,做研究重要的是保持敏感度和洞察力。对于很多问题,能够判断出哪个问题是更重要的,更有学术价值的——这是敏感度;对于一个问题,如何比别人理解得更深刻——这是洞察力。陈老师认为,敏感度和洞察力都需要平日里细水长流地积累。他举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他小时候通过观察父母经营个体店,从而对计划经济有着很深的体会。

其次,陈老师谈到了“做学术是为了什么”。他认为,做学术是为了“回答问题”,也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声音。陈老师拿艺术品和经济学研究作类比——好的艺术作品能表达人内心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经济学研究也是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这样的作品、这样的选题,可以引起共鸣,打动人。因此,陈老师建议大家如果不知道做什么选题,就去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社会。

然后,陈老师提到经济学具有“科学性”这一大特性。经济学需要有来自现实的证据。有科学性的经济学研究才有价值。科学性不单指数学公式,更指所描述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

陈老师总结道,归根到底,经济学研究就是三个字:“真、善、美”。一是“真”。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不能是想象出来的,调研、访谈、实地研究非常重要。二是“善”。陈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当年经济适用房刚推出来的时候,有个老先生说,建议经济适用房不要建私人卫生间,很多人骂他没良心,但陈老师提醒我们要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如果经济适用房造得太好,也许穷人就拿不到了。因此,这个老先生是真正为穷人考虑,希望这些房子能真正给到穷人手上。所谓“善”,就是要看到身边那些弱势的、合法诉求无法被满足的群体们。我们要做一个“建设性的批评者”。这才是经济学家真正的良心体现。三是“美”。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要有经济学理论的美,我们要学会经济学抽象分析的艺术。陈老师提到,掌握经济学背后的直觉(intuition)、拥有抽象概括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学生很多时候淹没在数学推导里,而忽视了经济学直觉,这是不可取的。

3

学生建议

在陈老师的分享中,他强调了两个重要的建议:学会多交流和多提问。这些建议对于培养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至关重要。

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多交流。多交流是拓宽视野和理解多元观点的有效途径。陈老师鼓励大家不要被单一观点所束缚,而是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通过与背景和观点各异的人交流,我们能够开阔自己的思维、拓展认知范围,形成更全面的理解。这种广泛的交流可以防止我们陷入狭隘的思维模式,培养出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学术能力。

陈老师分享道,在他读博士期间和陆铭老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一起成立了一个叫“劳动与激励经济学”的讨论小组(现为“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从1999年办到今天,大家每周都会讨论一些经济学前沿研究。陈老师认为,在这个讨论小组上的交流对他的帮助非常大——“那些论文中的研究方法也许我不记得了,但那些经济学直觉却不知不觉地留在了心里;还有那些论文里研究的问题是怎么提出的,这些也会冲刷我们的记忆,培养学术研究的品味(taste),也就是判断一篇文章好与坏的能力。”陈老师说。

特别地,陈老师格外强调,同学们要珍惜利用自己身边的机会,多跟自己身边的老师交流。陈老师告诫我们,因为“觉得导师很忙”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太幼稚”而不去找导师交流沟通,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陈老师提到,导师就是帮助你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出发,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打磨你的研究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洞察的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多提问。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应该用研究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陈老师指出,提问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通过提问,我们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澄清疑惑,并从他人的回答和观点中获得新的启发。然而,他强调,提问的动机应该是纯粹的,追求问题的答案和真相,而不是为了显摆或取悦他人。这样的提问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和独立学者的品质。他特别强调,不管未来是选择做研究还是进入业界,打磨自己的研究能力都是无比重要的。比起绩点,更重要的还是分析能力和对问题的把握能力,这都需要我们多提问、多交流。他举了曾指导的2011届数理班毕业生包承超学长选择业界工作的例子,折射出业界的要求其实和做研究的要求是一样的,只是业界的研究要有商业价值,要有更简洁明了的呈现与表达。

此外,陈老师还强调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我们不应盲目迷信权威,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来审视问题、寻求真相。独立思考要求我们保持求知的动机,以追求真实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或是满足表面的虚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学者,为学术和社会做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贡献。

总而言之,陈老师的建议对于追求学术真相和发展个人学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了多交流的重要性,这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了解不同观点,并培养出综合性的认知能力。同时,多提问也是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追求问题的答案,我们能够发展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围绕陈老师的分享,线上线下的同学们进行了积极地提问和充分的互动交流。比如:如何更好地处理“专耕于一个领域”和“紧追热点、多方开花”的关系?怎么从身边的事情中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对这些问题,陈老师都一一进行了详尽而细致的解答。其中,针对如何更好地处理“专耕于一个领域”和“紧追热点、多方开花”的关系问题,陈老师指出,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建议先专耕于一个领域。到了后期,要关注于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相比海外研究者,我们的优势在于对中国问题的了解和敏感,而海外研究者的比较优势在于他们更了解前沿的进展,而且海外合作者有更为广阔的国际学术平台,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听取不同的意见。我们需要在研究中向合作者学习,并注意不要工具导向,而要问题导向。

在此次活动中,陈钊老师的分享为我们指明了培养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方向,为我们传授了如何做好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通过多交流和多提问,我们能够拓展认知边界,审视问题并寻求真相,从而成为真正独立的学者。秉持纯粹的求知动机,不盲从权威,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来追求知识的真实和深度,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相信这次讲座可以在学术研究、未来发展等方面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启发。最后,非常感谢陈钊教授为我们“榜样的力量:导师引领系列”主题活动带来精彩的第三课,也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点燃更多学生内心奋斗的源动力,以优秀的导师们为榜样,传承榜样力量,凝聚前行动力,立志成为面向未来的杰出经济学家!


供稿 | 周思琪、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