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浏览次数:

2021年9月19日上午,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钊教授担当首席专家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研究”(21ZDA009)开题论证会以线上方式顺利召开。会议由陈钊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和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顾东辉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应邀参与点评的专家包括(按音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孔东民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黎文靖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潘士远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吴超鹏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教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林立国常任轨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刘志阔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王永钦教授参加了会议。

会议第一环节,张军教授和顾东辉处长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充分肯定项目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衷感谢国内创新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出席会议。张军教授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陈钊教授团队立足于微观研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宏观层面,立论高远;其中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是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张军教授强调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重视,期望项目组能够产出优秀科研成果,圆满完成项目任务。顾东辉处长充分肯定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成绩,认为陈钊教授团队承担的项目是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探索如何应变的重大课题,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随后顾东辉处长感谢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希望通过各位专家的讨论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最后预祝本次开题论证会圆满成功。

会议第二环节,项目首席专家陈钊教授从项目背景、核心内容安排、相关制度约束和政策设计四个方面介绍了课题框架设计、对核心研究问题的思考。陈钊教授指出,该项目作为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主要任务之一,具体问题的选择和落实需要牢牢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背景。项目主体聚焦于对创新现状的判断和创新政策的评估,同时需要考虑发展过程中其他重要目标,最后从国内外环境出发,设计基于一般均衡考虑的政策组合。四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从创新基本事实与国际国内环境、现有创新政策评估与未来政策设计、环境管制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和金融风险防控与创新驱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会议第三环节,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框架设计,认为项目团体实力强大,研究基础扎实,有望取得预期目标。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和政策走向,专家对于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孔东民教授对项目基本框架表示认同,特别指出项目组关注环境规制政策与创新驱动的研究设计具有创新性,在当前“能耗双控”导致限产停产的背景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从两个方面对项目内容进行了补充:第一,在金融风险防控中可以关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在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之后,对于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评估。第二,消费与创新驱动的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带来线上线下、城乡及不同年龄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应当构造适配于创新驱动的消费体系。

寇宗来教授同样重点针对资本市场和绿色发展提出建议。认为中国的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1XN”:1表示目标明确,N表示市场价值或社会福利影响很大,代表性产品为芯片和光刻机等,对于这类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和产业引导基金的扶持;另一类是“NX1”,表示创新主体数量很多但是单个创新价值并不大,这类技术创新有赖于多层次资本市场,而政府意志很难发挥作用。针对绿色发展问题,如何测度绿色技术是难点。

黎文靖教授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地区创新活跃度的差异一是由于市场环境不同,二是可能来源于地区政府政策的差异。在这个意义上项目对政府创新政策文本的梳理是必要的。第二,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应当重点关注产业链的调整对企业创新主体的影响。第三,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应推动政府建立能够容忍创新失败的机制。第四,目前国内研究中创新指标的多样性亟待提高,应当尽可能构建衡量企业复杂创新行为的指标体系。

潘士远教授认为项目组对于新发展格局和环境约束把握地非常精准。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项目设计中应补充体现地区间协调的部分,从而全面地解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二,针对双循环格局,课题研究主要关注FDI的进入,属于供给层面,缺乏需求层面的设计。同时还需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课题设计的维度。第三,鉴于当前我国创新政策由各个部门单独制定,缺乏协同性,建议课题组增加不同政策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对创新政策进行系统评估。第四,针对金融风险防控,建议课题组从另一个角度考察创新驱动可能导致的风险,使微观和宏观研究能够更好地结合。第五,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产学研相结合对企业创新的作用。

吴超鹏教授指出,第一,在考察外循环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走出去”,包括企业的跨国并购以及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第二,除金融风险防控以外,课题组还应考虑其他风险,如知识产权风险,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可能存在国外对中国的侵权;第三,重视环境规制可能对企业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环境规制政策评估更具有全面性;第四,站在更长的政策时点上,可以补充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创新驱动的影响。

张杰教授提出要加强学术交流合作,群策群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经济学体系。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包括金融问题、人才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尤其要关注其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张军教授特别强调在立足文献的基础上,要落地实践。在互联网和大数据驱动下,得益于中国高效率的柔性供应链和大型仓储平台,传统行业如服装业能够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迅速占据欧美市场;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建议项目组在产业政策评估之外,着眼现实,关注研究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新业态。最后张军教授希望项目组的最终成果能够全方面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会议最后环节,由陈钊教授作会议总结,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深表感谢,对于创新驱动的整体逻辑和具体内容都有了更清晰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项目组将认真学习总结、消化吸收专家意见,优化研究方案并加快实施,争取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