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教授学术行踪(2004年7月-11月)

  •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19日浏览次数:

2004年10月18日长篇文章“经济学是这样成为经验科学的”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上。

 

2004年10月19日《上海金融报》发表记者对张军教授的专访“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至关重要”,并配发了照片。

 

2004年10月20日应邀参加在《解放日报》主办的“上海经济学人圆桌会议”并就中国2004年的增长发表意见,会议内容在《解放日报》21日整版报道并配发照片。

 

2004年10月20日研究论文“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与吴桂英和张吉鹏合作)在《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发表。

 

2004年10月21日上午应邀在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市委领导座谈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2004年10月21日下午接受东方电视台记者就中国破产法修改和政策性破产问题的专访。

 

2004年10月23日应邀在《第一财经日报》为财经记者培训班发表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演讲。

 

2004年10月26日晚在“经涛讲座”的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经济增长:现状与未来”,出现复旦大学校园内近来少有的异常火暴场面。

 

2004年10月28日《解放日报》发表记者对张军教授的长篇专访“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第二次合法性考验”。

 

2004年10月28-30日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做“中国的资本存量:1952-2000”的学术报告(英文)。

 

2004年10月31日长篇文章“中国经济还能增长多久”在《文汇报》“每周讲演”版整版发表。

 

2004年11月1日专论文章“培育科技创新能力也需要高速公路”在《文汇报》“文汇时评”中发表。

 

2004年11月1日-5日和8-12日应邀在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用英语为国际MBA执教《管理经济学》课程。

 

2004年10月1日下午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就中国经济的采访。

 

2004年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走出疆界的城市》播放了就上海的金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等问题对张军教授的专访。

 

2004年11月5日下午应邀参加哈佛大学、复旦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联合主办的“全球化条件下中美日的合作前景”的国际会议并主持下午的专题分会。

 

2004年11月6日文章“中国经济接下来怎么走”在《上海证券报》“经济解读”专栏发表。

 

2004年11月7日上午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复旦管理高层论坛”上发表“从外部平衡看中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的演讲。

 

2004年11月8日下午接受“湖南卫视”就企业家从政、房地产发展潜规则、私人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重要话题的专题采访。晚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美圆汇市和对中国经济影响等问题的采访。

 

2004年11月15日在办公室与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系系主任白重恩教授会面。

 

2004年11月17日应邀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05年上市公司宣传工作会议上做“从外部平衡看中国经济的宏观稳定”的主题演讲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就央行关于提高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决定的采访。

 

2004年11月18日下午接受第一财经电视节目就《第一财经日报》创刊的采访。同时下午应邀以嘉宾身份参加了CNBC、哈佛商学院以及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合作推出的财经电视谈话节目《决策》的录制。本期的话题是分析印度塔塔集团的新一代内领导人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