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目中的陈诗一老师(1)|学术灯塔,百年树人

  •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31日浏览次数:

相信每位学生心中都有这么一位好导师,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是迷雾中的执灯者,是学术上的严师,也是生活中的益友,想到就倍感温暖与力量。长期深耕于教书育人工作中的陈诗一老师,在他的“桃李”心中,就是这么一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好导师。

目前,我校第九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线上投票评选进行时,快一起来为陈老师“打call"吧!

投票方式

投票时间:

2020年5月28日00:00至2020年6月5日23:59

投票方式:

复旦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投票系统已于ehall系统网页版和移动端上线,请登录http://ehall.fudan.edu.cn/,点击进入“第九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模块或扫码进入“复旦eHall”小程序,进入“第九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模块,选择10号经济学院陈诗一教授即可~

投票规则:

在投票期间内每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均可在网站首页,使用研究生学号、密码通过UIS认证后登录进行投票,每位学生只能投票一次,投票时必须选投至少5名好导师候选人,至多10名好导师候选人。

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研究指导,陈诗一老师既注重学术指引,培养学生们的经济学理论素养和数理能力,又能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培养目标,因材施教,让指导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精心培育和健康成长。我们特别推出“学生心目中的陈诗一老师”系列介绍,邀请到陈老师曾经指导过的12位学生参与我们的访谈,共分两期推送,第一期主题为“学术灯塔,百年树人”,第二期主题为“因材施教,桃李争妍”。

本期为第一期,收录其中6位同学的访谈内容。让我们一同走进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感受陈老师的大师风范、仁师关怀。

(一)

我与导师陈诗一教授的师生缘已经走过了十四年。我是陈老师指导的第一届数理经济实验班本科生、第一批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一位赴美读博的学生。虽然已经阔别复旦很久、旅美多年,但每每在朋友圈里读到师弟师妹们学术成果斐然、出类拔萃的消息,我依然自豪激动,也替他们感到庆幸,能够师从陈老师这样一位做人问道皆翘楚的师者。陈老师的正直热心、执着奋斗,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中国经济的深刻见解,他的创新力、领导力,都对我的人生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从陈老师处获益之多,只言片语难以尽表,但是回忆这些年的点滴,却又历历在目。

德者得也。2006年的秋天,初识陈老师。那时我刚刚进入数理班,有幸时常受到陈老师的指点。某次我对于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书中的概念不清楚,竟然和几个同学在陈老师的办公室耗了整个下午,他依然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他热情地介绍我们认识国际知名的教授,我甚至参与了教材的译著工作。后来做毕业论文时,他又手把手地指导我学习全要素生产率和动态前沿效率测算。如今我知晓了助理教授的工作量,才理解那个时候陈老师在百忙之中依然不吝时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天道酬勤。2010年,我在首届经院硕博连读班学习,惊艳于陈老师高级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质量,偶然的发现老师在教材上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课件更是几易其稿。很多次晚上路过经院,看到陈老师七楼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后来知道他在撰写一部中国能源经济学的专著。甚至别人都听歌抒虑,陈老师的工作背景“音乐”竟是英语新闻广播!这样的勤奋自律时常激励我,我虽未望其项背,但如今在工作之余也要抽时间搞科研。

登高博见。时间来到2017年,彼时我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完成了微观计量经济因果推断的博士论文,在北美经济学年会上找工作。陈老师已经作为经院的领导带领招聘团队,风尘仆仆地赴美面试。我笑着告诉他,十几年前我第一次从陈老师那里听说机器学习,似乎就已冥冥注定了今后的学术方向。毕业后我进入Expedia任职高级经济学家,从事了数据科学工作以后,才真正理解了陈老师当年那博士论文里关于人工智能与经济预测的精彩论述。这可以算是宝藏导师了吧!

——冯倩,2005级数理经济学实验班,2009级硕博连读班

(二)

初识陈诗一老师是在2009年,陈老师为数理经济班教授数理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计量经济学。这也是我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数理统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陈老师严谨但又如沐春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来我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三时我与另一位同学李宛聪一起申报本科生曦源项目,当时我们需要一位指导老师。很自然的,我们想到了陈老师。陈老师不但平易近人 ,更有丰富的数据分析经验和强大的计量经济学能力。当时我们做的课题是“开放经济下我国对农民消费直接财政补助的效应:基于家电下乡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并且希望能深入农村基层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收集数据,并用课上所得的计量学方法分析数据 。犹记得我们找到陈老师时,他对我们的开题报告所提的质疑:“你们的课题方向很好,但是你们所能收集的数据是很难进行较为复杂的回归分析的,因为走访的数据不会很大并且有很多噪音。”听从陈老师的意见,我们对课题方向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如陈老师所言,我们收集到很多有用信息,但不足以支撑回归分析。最终的报告在陈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了理论和定性分析,收到了较好的反响。

三年后,我有幸去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我供职于经济咨询Cornerstone Research硅谷办公室,为大型诉讼案(如反垄断案)提供经济学分析。通过学习和工作,我更加体会到,顶级经济学家和顶级的经济学研究往往不追求方法上的复杂度,而是致力于用合适的,简单的方法去回答重要的问题。方法是为问题服务的,这与陈老师当年对我们的忠告不谋而合。

治学严谨而又平易近人,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的好导师──陈诗一老师。

—— 陈瑾,2007级数理经济实验班


陈诗一老师与陈瑾(右一)、李宛聪(左一)同学合影

(三)

我总认为,结识我的导师陈诗一教授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与陈老师结缘实际上早于认识。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年轻的教授们谈论陈老师及其学术成就。在与年轻教授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有一批70后学者活跃在中国经济学界,这批学者被称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黄金一代”,陈老师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耳濡目染,我开始较为密集地阅读陈老师的学术著作。尽管并不是能够完全读懂这些学术著作,但是依然被陈老师宽阔的学术视野、深刻的问题思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论文写作所深深打动。我甚至与隔壁寝室的一位同学开启了阅读陈老师学术著作的比赛。渐渐地,我开始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以后如果能够成为陈老师的学生该多好!

2012年底抱着满腔的学术热情和学术理想,开始准备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我只报考了复旦大学这一所学校。我顺利考上了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开学当天我与陈老师见了第一次面并表达了要选陈老师为导师的愿望,陈老师答应了我的要求,和我聊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我脑海中还经常浮现当时与陈老师那次见面的场景。

读博的几年中,我得到了陈老师手把手的指导。这特别体现在他对我论文研究思路和逻辑的指导,对文字逐字逐句的修改上,陈老师还经常带我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在每次参加会议的旅途中,陈老师总能谈起科研的心得,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他希望我们能够运用标准的经济学范式来研究和回答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并且鼓励我们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以及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转眼间认识陈老师已经七年了,这七年当中没有任何一次约陈老师讨论问题而扑空。虽然工作异常繁忙,但陈老师非常细致,不仅在科研上能够给予全方位的指导,还多次在生活和未来人生方向上给出清楚明白的建议。即便在我师资博士后出站并留校工作后,陈老师对我的指导也是没有丝毫放松。记得一次谈话过程中,他建议我做个三年工作规划。去年暑假我将工作规划发给陈老师,没想到陈老师竟然逐字逐句进行了修改。我只是陈老师众多指导学生中的一个缩影。尽管科研教学和学院工作异常繁重,陈老师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指导学生的机会。即便有时公务缠身,陈老师无法参与师门讨论,但几乎每次都向我询问同学们的讨论情况以及每位同学的表现。

导师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陈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明白了对学术的热情和理想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放松。而我也会将陈老师对我的影响融入到自己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当中去。

——陈登科,2013级西方经济学博士生,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陈诗一老师(左二)作为导师出席陈登科(左三)

优秀博士论文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

(四)

作为一名本科生,最初对于学术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在陈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报名了莙政项目,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学术兴趣。项目完成过程中,陈老师会不厌其烦地督促我,而且在遇到困难时,陈老师会耐心地指出解决方案,最终项目顺利完成,我的论文也被评选为本科生优秀论文,最终,我也决定要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深造,攻读博士。这一选择离不开陈老师的学术指引,我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对待学术的严谨以及不断求索的精神。而现在,尽管还没入学,我已经参加了陈老师指导的计量经济学学习小组,提前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学术训练,为博士阶段提前打好基础。另外,陈老师平日里非常关心学生,对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在师门中总能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陈老师一直以来的帮助和关心,在我心中,他既是我学术上的领路人,又是我生活中的好长辈。

——张庆,2016级数理经济班

2020级经济学院直博生

(五)

作为经济学院本硕七年的“钉子户”,我认识陈老师是因为《计量经济学》。陈老师的课彻底改变了我对于经济学的认知。它对我的影响,不止是让我在大三就有能力读英文的top期刊,能够跟硕士、博士一起参加seminar,还让我从一开始就养成了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与学术习惯,为硕士阶段做研究、甚至工作之后成为总量分析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所在的2015级科学硕士,是经院要求学术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第一届。研一下学期刚开学,在大部分同学还在修读专业课程时,陈老师已经找我讨论论文选题了,并且高屋建瓴地建议了“从要素市场化看待供给侧改革”这个方向(今天回头看会发现,这个选题极具前瞻性)。后面大半年时间,陈老师会定期跟我讨论进度、给予研究指导,甚至让我跟博士们一起,在seminar上做汇报。记得当时资本要素的数据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合适的,陈老师人在国外,隔着时差给我写邮件,发给我正确的资源,解决了心头一大难题。等论文写出来之后,老师更是鼓励我以独立作者身份参加上海市青年经济学者论坛(极为幸运获得当年的三等奖),最后连投哪个期刊都亲自帮我推荐(第一顺位被拒了,第二顺位辗转七个月得以见刊)。

在陈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我走完了清晰完整的研究过程。而毕业设计,陈老师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指导方式:“放养式”,从选题,到数据,到模型,到成文,都让我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节奏来,但是会盯住我的进度,确保我在出国、实习、找工作的同时仍能按质按量完成研究,写成一篇与农民工、户籍有关的文章,真实践行“经世济民”的理想。

——徐颜玉,2015级西方经济学方向科学硕士,现就职于摩根大通证券公司研究部

(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陈老师早年负笈求学,是兴趣使然、使命使然、时代使然。每每读到他不舍昼夜、与时争先的求学往事,常愧疚而奋然。陈老师言传身教,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精神上的榜样。入学后,机缘巧合给陈老师做了一次专访,对他的学术思想和贡献有了初步了解。陈老师长期研究经济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和倡导包含能源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如今,全要素生产率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共识。陈老师亲和儒雅、平易近人,学者本色,让人如沐春风。诚如教育家叶圣陶言,堪为人师表。

——唐西均,2016级西方经济学博士生,现就职于跨境清算公司


复旦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投票进行中
一起为陈诗一老师“打cal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