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下午,第732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李辉文老师,报告题目为“开放背景下中国早期工业化对地方经济的长期影响--来自晚清工商企业分布和当代城市经济绩效的证据”。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章奇老师主持,陈钊老师、刘志阔老师、吴建峰老师、奚锡灿老师`王之老师、章元老师、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李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建立了大量的近代工业企业,以商办企业为主。其在开放背景下的持续影响如何?这项研究结合1858-1911年近代工商业企业地理分布数据、1950年代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1998-2018年各地级市工商业发展面板数据,采用连续自变量的双重差分(DID)方法,分析第一波早期工业化对当代地方经济发展的持久影响及其如何随对外开放的扩大而变化,并分析其与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化项目长期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第一,2002年中国加入WT0后,在晚清时期设立有更多近代企业的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更好,相应地级市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更高。这一效应在加入WT0前基本不存在。市场化进程中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型使得早期工业化的“遗产”被重新激活。第二,晚清时期近代企业的上述持久影响在控制计划经济时代苏联援建“156”项目的数量后依然显著,但“156”项目的数量本身对当代地方经济发展并无显著影响。第三,中国加入WTO后,在晚清时期设立有更多近代企业的地区,非国有企业增加值更高,但国有企业增加值变化不显著。

在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