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下午,第725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陈章老师,报告题目为“Firm Entry and Market Inter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anti-dumping tariffs on Chinese exports”。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章逸然老师主持,许志伟、吴建峰、王之、陈登科、奚锡灿老师、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陈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贸易政策如关税通常是具有针对性的,但在现实中政策效应却往往会溢出到未受政策影响的第三方。在这样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国际市场中的企业进入行为及市场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利用2000-2011年的中国海关数据,这项研究考察了美国的单边反倾销关税对中国出口在不同目的国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调查的产品在征税国(即“目标国”)和未征税国(即“第三国”)的整体出口均出现下降。进一步的分解分析表明,这种跨国出口同步下滑主要源于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减少。相比之下,存续出口企业在目标国的销售额下降,但在第三国的销售额反而上升。为了解释这些事实,陈老师的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行业均衡模型,强调企业在多个市场的进入决策具有相互依赖性。模型显示,仅通过进入边际就能产生跨市场的政策外溢效应,并能解释不同市场对关税冲击的异质性反应。最后,研究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并量化了单边关税对全球贸易与福利的影响。

在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