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第723期】胡曼恬:Exclusive Contracts and Platform Competi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Food Delivery

  •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5日浏览次数:

2025年4月22日下午,第723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胡曼恬老师。报告题目为“Exclusive Contracts and Platform Competi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Food Delivery”。讲座由经济学院李婷老师主持,吴建峰、胡博等老师、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胡老师首先介绍了本项研究的背景故事。早期香港地区的餐饮外卖行业的市场份额主要由两家平台企业共享,分别是Foodpanda和Deliveroo,美团则于2023年推出了旗下品牌Keeta以进军香港市场。随后,在今年年初引起热议的一则新闻是Deliveroo正式推出香港市场,将其一部分资产出售给Foodpanda。业界对该企业退出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主要涉及美团Keeta进入带来的竞争,以及此前港府针对独家协议的反垄断调查。胡老师的团队聚焦外卖平台的独家协议(即外卖平台限制餐饮商家与其他平台合作的协议)问题,实证探究了独家协议对于餐饮外卖市场的影响。他们开发了一个模型框架,利用消费者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允许双边多归属(multihoming)时的平台竞争进行建模。通过搜集香港地区特有的电子收据(E-Recepit)数据,以及网络爬取餐馆的社交媒体数据并合并政府层面的调查数据,胡老师的团队构建了一套独特的餐馆-消费者数据。基于数据的分析表明,与平台独家合作会显著提高餐厅被选中的概率,然而对平台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平台可能因独家合作遭遇收益减少,也可能因市场地位的强化而受益。胡老师的团队建立了一个考虑一般均衡效应的结构模型,刻画餐厅在独家合约上的均衡选择。基于模型的反事实分析表明,在短期禁止独家合约或可同时改善消费者、餐厅和平台的福利,而有选择地允许独家合作则有助于新进入者与既有竞争者抗衡。总结来说,这项研究详细讨论了外卖平台行业的独家协议问题,并指出基于平台企业本身的差异化,适用的政策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尚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