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下午,第652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慧妍老师,报告的题目为“Patent litigation, patent value and the direction of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章逸然老师主持,刘志阔老师、吴建峰老师、王之老师、陈钊老师和部分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张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中国主要采用的侵权损害赔偿原则是法定损害赔偿原则为损害赔偿设定了一个固定范围,而不是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赔偿。这个特点极大地便于随时间量化专利强制执行的力度。同时,在2009年出台了提高专利侵权赔偿上限的政策,可以作为准自然实验。在2009年之前,中国的专利侵权赔偿金额的上限非常低。而在2009年专利法出台之后,赔偿的上限大幅提升。张老师研究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原则的改进对专利私有价值和企业创新活动方向的影响。为了估算专利保护的私有价值,张老师构建了一个有限时段的随机动态模型,并还原了企业专利申请和诉讼过程的关键参数。结构估计和反事实模拟显示,通过提高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来的上限加强专利制执行显著提高了不需要经过严格审查的实用新型专利的私有价值。同时,这几乎不影响需要经过审查的发明专利的私有价值。进一步,为了探讨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张老师对中国的专利申请企业的一组样本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面临更高侵权风险的企业在专利改革提高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时倾向于申请更多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且这种倾向在财务受限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受到政策影响的企业更有可能从低质量的发明专利转向实用新型专利,从而导致创新产出的整体质量下降。政策模拟表明,区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损害赔偿可能是调整专利估值和企业创新选择中失衡的可行解决方案。
在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