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下午,第608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腾讯会议在线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孙昂老师,报告的题目为“The impact of China’s Clean Winter Heating Policy on Participant Pro(anti)social Behaviors”。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的王之教授主持,吴建峰老师、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孙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政府试图缓解空气污染,并在中国北方实施了清洁取暖政策。具体而言,政策是由燃烧煤改变为燃烧气,将村民家中的煤灶拆除,并安装管道供气。虽然燃气取暖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洁,同时也更加暖和,但因为燃气的供应跟不上煤灶的拆除速度,并且在冬季用气高峰的供能也跟不上需求。因此,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得村民在寒冷的冬季挨冻;而这就有可能导致村民采取不利于社会的行为。利用这一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这项研究考察了参与这一政策如何影响村民(不)利于社会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受到政策影响的李世民更有可能采取不合法的秸秆焚烧行为,并且在公共品博弈和独裁者博弈中都更少采取有利于社会的行为。进一步考察这种影响的异质性可以发现,有两个渠道可能导致了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其一,清洁取暖政策被认为是对收入的一个负向冲击。因此,村民想要降低处理秸杆的支出,从而就不会像在受到激励的博弈中那么慷慨。其二,清洁取暖政策会导致更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直接影响社会偏好。此外,更多不利于社会和更少利于社会的行为是可以被避免的。因为村民有可能会高估他们的取暖成本,同时低估更少的室内空气污染的益处。最后,孙老师总结了这项研究的政策含义,也就是政策的成功实施,需要考虑配套设施的供应;不能操之过急,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不利于社会的结果。
在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