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期】刘明兴: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后果

  •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05日浏览次数:

         2006年5月28日13:30-15:00,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明兴博士在经院3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后果”的学术报告。张晏博士、章元博士、寇宗来博士和其它老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刘明兴博士首先提出了本次报告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有:(1)村民选举有没有效果?有什么效果?村干部行为?公益事业?干群关系?政府威信?(2)什么决定了民主进程差异(民主选举)?村内部因素?村外部因素?选举政策?(3)怎样进一步推进选举和基层民主发展?选举制度?政策性负担?基层政府改革?刘博士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从理论分析到建立假说,再到假说检验,最后是政策讨论。然后刘博士对这一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理论分析部分主要涉及到对选举规则偏好、选举质量、选举竞争度、政策性负担等理论的阐述;假说检验则主要涉及政策性负担与选举、选民参与选举、选举与村庄治理等方面。之后刘博士建立了关于选举的计量经济模型,其中包括的被解释变量有村民选举参与度、选举质量、选举竞争度、村公共投资、村财务管理效率等。通过这些实证分析,刘博士得出了一些结论,如(1)村民直选制度已广泛建立,并可以正常运转(2)选举客观程序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3)村民主观愿望与理论有比较大的偏差。(4)各地区在分程序上的表现与它们选举总体质量表现的差异很大,只不过选举总体质量比较高的地区有更多程序质量比较高。(5)不同的地区的村民对于选举制度的主观要求存在较大差异,解决该问题是很难通过自上而下的法律、政策手段来实现的,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提高村民对于村庄治理体制的参与和发言权。这些实证研究结论对我们进行政策讨论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减轻政策性负担:改革政绩考核和自上而下压政策性负担的政治激励体制;村庄分权:自主管理村庄事务,自主选择村庄治理制度。


       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们就有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