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期】研讨会:实现长三角发展蓝图:我们还缺什么?

  •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8日浏览次数:

        2008年10月28日下午13:30-15:00,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其他科系的数位学者进行了题为“实现长三角发展蓝图:我们还缺什么?”的研讨会,讨论长三角地区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尽早实现《国务院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中所做的战略部署。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钊教授主持。

 

        周伟林教授首先做了题为“长三角地区区域整合的模式”的报告发言,他首先从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角度介绍了长三角地区的概念。他认为从历史上看,长三角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南,其经济地位在隋唐以后才开始确立起来。明朝以后,人们所称的江南集中在了太湖流域,基本上是由苏州湖、松江湖、常州湖、嘉兴湖,湖州湖等部分组成,人们以吴地语言为纽带形成具有区域性质的经济区。他认为长三角地区在隋唐以后取得了基本经济区的区位角色,而现在则提升到了大都市群的地位。他认为《指导意见》中所提到的世界级的城市群是指以上海为核心的十六个城市范围的长三角。接着,他指出长三角区域整合的目标是为了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而且指导意见把长三角定位在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将功能定位由原来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之一提升成为率先发展,带头发展的最强地区。

 

        他认为长三角区域整合,要分三步走。比较好走的第一步是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整合,第二步是产业和环境资源整合,第三步,是制度整合。区域整合的核心问题,是要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在统一大市场建立的情况下,我们才有可能形成世界级的竞争力。这就需要行政体制又较大突破,从而推进跨界治理。

 

        根据周伟林教授的发言,张军教授做了评论性的发言。他认为长三角的概念,从整体来讲是一个上海现象,如果把上海拿掉,整个概念就不能成立。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的崛起,改变了长江口区域的经济版图,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上海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在1949年以后发生了变化。因为从1949到1990年,上海处于计划体制之中,之前的长三角概念没有了。直到90年代以后长三角的概念,再一次引起人们注意,这还是因为上海现象,还是因为浦东的开发,整个改变了上海在这个区域里面扮演的角色。接着他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持有的问题:为什么在长三角的发展过程中,即使从90年开放到现在,一体化进程比较缓慢。他认为,面对来自亚太地区其他中心城市的竞争和长三角的二线城市竞争这是上海必然要经历的调整过程。

 

        范剑勇教授围绕长三角城市内部之间功能再造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他认为上海之所以不能放弃制造业,是因为顾虑本地的就业问题。但是如果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并且不存在政治上的顾虑,制造业在上海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如果经济向自由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整个长三角内部的经济积聚水平将能够上一个水平,整个长三角人民福利也能上一个水平。他同时表示,推进长三角地区收入分配的均衡化也是拉动内需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陆铭教授就他所观察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作了发言。他认为在政策上,中央政府总是在极个别区域的经济繁荣和整个国家跨区的平衡上有些举棋不定。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在追求区域平衡上有意无意地牺牲了东部发展的机遇。他认为,政府的政策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从行政审批上限制了东部新项目的开展;第二,禁止跨地区的土地占补,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第三,有意无意的限制人口流动,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最后陈钊教授谈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上海在获取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因为只有经济与文化并举,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各抒己见,为长三角的发展献计献策。在研讨的结尾,部分同学就长三角发展模式等问题和与会专家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