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期】何立新、潘春阳: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4日浏览次数:

       2010年11月2日13:30-15:00,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系的何立新副教授和潘春阳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做了题为“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陈钊教授、章元副教授、封进副教授、杨长江副教授、吴建峰博士、李婷博士以及经济学院的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众所周知,最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根据世界价值调查WVS(Brockmann等,2008),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总体幸福感都有较大的下降,其中,女性和男性的幸福感都有所下降;中年人和老年人幸福感下降尤为强烈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幸福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戴廉,2006)和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中国新闻网,2010)也显示了近十年中国居民的幸福感的降低。“Easterlin悖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Easterlin在1974年提出,指当国家变得富有时,国民幸福感却并未随之提升。这一现象已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目前也开始适用于中国。


        为何会产生“Easterlin悖论”?学术界对此有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收入差距、机会不均等现象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感。解释收入差距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机制的理论主要有改变预期说和相对剥夺说。前者认为收入差距被视为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在风险规避的假设下,收入差距降低了过大预期效用;隧道效应的存在强调了收入差距带来更好的收入预期。后者则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解读,认为收入差距给收入较低的群体带来相对剥夺效应。对英美德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相对剥夺说”,而对俄罗斯和南非的研究,则支持“隧道效应”。


        在继承学术界对“Easterlin悖论”的研究经验并补充其不足的基础上,何立新副教授和潘春阳的研究从社会不平等的两大维度——收入差距和机会不均——对中国的“幸福-收入之谜”给出新的实证解释,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2005年中国城市数据库。他们在这次研究中创新性地构造了“机会不均等感知指数”直接检验机会不均对幸福感的影响。考虑到中国城乡分割与收入分层的现实情况,还分别对低、中低、中高、高四大收入阶层以及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展开研究,探索不同阶层居民幸福感决定因素的差异性。通过城乡分层、收入分层来考虑不同阶层居民幸福感决定因素的异质性;最后还尝试性地分析了机会不均对不同居民群体影响程度的异质性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制度。


         他们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机会不均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普遍的负面影响,无论对居民总体、各收入阶层还是分城乡考察。但是,机会不均对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损害更为严重。第二,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也存在负面影响,无论是对居民总体还是分城乡考察,“隧道效应”并不成立。第三,收入差距对不同收入阶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收入差距显著损害了高低两端收入阶层的幸福感,而对中等收入阶层的影响并不显著。第四,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城乡分割与政治身份是影响居民对机会不均容忍程度的内在原因。


         讲座结束后,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封进副教授和章元副教授都对这次研究中计量模型构建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陆铭教授、陈钊教授对这次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有益的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