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期】张军:中国出口的国内附加值:基于海关数据的估算

  •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8日浏览次数:


 

      

        2011年9月27日13:30-15:0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出口的国内附加值:基于海关数据的估算”的报告。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首先,张军教授谈到了研究的动机。他讲到经济全球化中,我国贸易总量不断提高,人们往往过于关注对外贸易的总量,没有看其中出口的附加值的大小。然后他以iphone手机为例说明我们对美国的贸易中一部手机的国内附加值仅仅才3.6%,如果把从美国进口的iphone零部件算上去,中国在iphone手机上对美国是赤字的,而不是统计数据中显示的贸易顺差。如果人们把注意力从出口总值转向出口附加值不仅仅会改变我们对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形成和性质的看法,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的贸易模式、中国参与全球生产链的阶段和产业升级的机制等很多问题的认识。


       接着,他谈到了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对贸易附加值以及对投入产出表的研究。其中,以Hummels的“垂直专业化率”(Vertical Specialization Share, VSS)的思想和方法最为有名。由于我们国家出口中加工贸易的比重过高,不能直接运用Hummels的方法,基于这点,他给出了考虑加工出口这一特征调整后新的计算公式。在计算VSS时候还要考虑包括识别海关商品贸易数据中的进口中间品的方法、贸易数据与行业数据的匹配等。他用到了2009年的海关数据和2008年的行业普查数据,在剔除个别与资源能源相关的行业后,他得出的估算结果为:首先,由行业加权的2008年中国出口的整体垂直专业化率(VSS值)为32.22%,而WTO和日本IDE-JETRO之前做的研究报告中提到的美国和日本的VSS大约为15%,这就说明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出口附加值总体而言相对较低。其次,他发现了资本密集和技术复杂的行业,其垂直专业化率(从而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要显著高于(低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以电子产品和玩具产品为典型。第三,从贸易模式来看,加工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率普遍高于一般贸易。


       最后,他指出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应该由加工贸易的数量扩张来解释(因为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较低,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基本来源于加工贸易)。他同时指出要研究中国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需要相差5年或者10年的数据去对比,目前的统计数据还不支持这么长久的研究。


      之后,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对张军教授的报告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他都一一做了细致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