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13:30-15:0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的吴建峰博士做了题为“Does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mitigate CO2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2000-2008 ”的报告。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主持,经济研究中心的章元副教授、周伟林副教授、章奇副研究员以及经济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吴建峰博士首先讲了文章的起源,城市空间的集聚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前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在处理假设方式上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其中henderson的观点较被认可,他认为当随着城市集中、人口密度、产业密度的提升经济发展先是正向后反向,呈现出倒U型关系。为此,吴博士通过我们国家省级层面的数据去探讨城市集中程度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接着,他讲了研究中最重要2个数据计算:二氧化碳排放和城市集中度。在计算CO2时,他是从能源消耗角度反面推测CO2排放量,用煤炭、天然气等一级能源和电力、热力等二级能源消耗过程中转换为CO2排放量来刻画CO2总体排放。而在处理城市化集中程度时,他使用了3中衡量方式:Spatial Gini coeffcients(SGINI)、Urban primacy index (PRIMA)和Hirschman-Herfndahl index (HH)。在描述中他发现新疆和青海的人均排放量比较高,与我们认识的在第二产业越发达的地方CO2排放越高有出入。他的基础模型选用了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他加入了人均排放量的滞后期和城市集中度与城市化水平的交叉项。
最后,他采用了3中回归方法(OLS、Fixed effect、GMM),在回归结果中发现了:随着集中程度的提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先升后降,符合倒U型关系;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随着集中度的上升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是下降的,而在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随着集中度饿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步上升。
讲座过程中,吴建峰博士与在座的老师与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钊老师认为扩张模型中需要加入集中度的单独项,周伟林老师对数据描述中新疆地区高的人均碳排放进行了解释,封进老师提出能否找到一个最优解。报告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