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16:00-17:3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IMF的黄毅博士做了题为“CAN 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EXPLAIN THECHINESE CORPORATE SAVINGS PUZZLE?”以及“FROM WORLD FACTORY TO WORLD CREDITOR:THE EXTERNAL WEALTH OF CHINA EXCESS RETURNS”的报告。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主持,经济研究中心的章奇副研究员副教授以及经济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黄毅博士首先描述了中国高储蓄率的现象,并从结构上发现最近几年来的高储蓄率主要是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他先对研究结论做了一下概括:私有企业更倾向于提高企业储蓄,融资约束越低的地方企业储蓄也低,出口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后更倾向于提高储蓄。
接着,他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别人对企业储蓄的研究。他采用的是所有上市公司在2002年到2009年的季度数据。在采用流动资产现金和短期投资来衡量企业的储蓄。他对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行业分布做了详细分类。在数据描述中发现私有企业或出口企业的储蓄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在建立简单的回归模型后回归的结果非常符合他先前的预期。在用托宾的Q控制企业的投资机会后,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出口企业更倾向于提高储蓄。解释是企业增加的储蓄是出于谨慎性动机。
最后,他简单介绍了第二个研究。黄毅博士也是从3张表,他发现中国的外国资产在不断上升且与外国负债差距不断拉大。而中国的主要外国资产是外汇储备占到接近60%,负债主要是FDI投资。在计算中国的外汇资产收益率时他发现表现出明显的超额负收益,高的时候达到-6%。与外国投资FDI高额正的收益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可能的解释有待进一步研究。
讲座过程中,黄毅博士与在做的老师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钊老师提出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去计量policy variance。章奇老师提出如何去衡量价格的波动。报告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报告中观点仅代表他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