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13:30-15:0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加拿大女王大学的梁鹤年教授作了题为“城市人”的报告。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周伟林教授主持,世界经济研究所范剑勇教授、经济系陈钊博士以及经济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梁鹤年教授首先介绍了经济学的“经济人”和道萨迪亚斯的“人居科学”启发出的“城市人”理念,即一个理性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的人。规划工作就是匹配典型“城市人”和典型人居。他指出,早期的城市理论聚焦在城市的物理、工程层面,忽略了人的层面;现今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理论差不多完全放弃了城市的物理层面,聚焦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城市是“人聚居”的现象,人们在这个空间中从事相应的经济、社会、政治活动。梁教授认为,“城市人”与城市的关系有点像亚里士多德的“潜质”与“实现”的关系,“城市人”是城市的材料,城市是“城市人”的体现。
接着,梁教授认为规划聚焦于“城市人”与人居的匹配,实际上就是典型“城市人”与典型人居的匹配。“人以居聚”是“城市人”典型的基础假设。不同类别的“城市人”寻找不同的接触机会(求),不同的人居类别供给不同的接触机会(供)。在特定的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下,特定人居类别将是特定接触机会的供求交汇点,每个人居类别会产生不同的接触机会,吸引不同的“城市人”。每特定类别的人居会使某类别的“城市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最后,梁教授提出人口规模是不是人居典型的唯一变量?他认为“城市人”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聚”是关键。“聚”其实是包含3个变量:人口规模、人种组合、人居密度。其中人居密度是城市规划可以控制的变量,并以此去间接影响人口规模和人种组合。“以人为本”的规划应通过优化人居的接触机会去提升“城市人”与其所选人居的匹配程度。最后,他总结“城市人”理念帮助规划聚焦于空间接触机会,帮助规划工作者鉴辨人居典型和“城市人”典型,鉴辨哪些人居变量最能影响哪些空间接触机会、哪些规划手段最能影响哪些人居变量。如此,规划工作者就可以使用最合适的规划手段去提升“城市人”的空间接触机会。
讲座过程中,梁教授与在座的老师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同学提出,城市规划中,到底是要以城市人去匹配人居还是以人居匹配城市人?中国人如何复兴自己的城市规划理念?报告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