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13:30-15:0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愿博士作了题为“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理论的自然实验——以民国时期上海竞争性货币体系为例”的报告。报告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主持,经济系陆铭教授、陈硕博士、经济研究中心的章奇副教授、吴建峰博士以及经济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刘愿博士首先介绍了哈耶克于1976年提出货币非国家化理论,但货币竞争往往被认为不切实际而未受到足够重视。刘博士分析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转而分析货币竞争可行性讨论,从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历史、货币竞争的交易成本、私人企业逐利性是否导致货币超发、竞争导致寡头垄断及竞争性货币体系潜在的不稳定五个方面讨论了货币竞争的可行性。继而刘博士以民国时期货币体系演进为线索,分析了货币竞争的可行性以及合意性,并提出银行的行为差别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准备金约束和市场结构。刘愿博士认为1935年的法币改革是竞争货币体系与垄断货币体系的分水岭,在竞争货币体系中银行发行受白银等现金约束,在垄断货币体系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为主的四家银行发行受外汇储备约束。
接着,他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例检验了货币竞争的可行性以及合意性。研究发现,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核心的竞争性货币体系在货币发行、信贷政策等方面既保持了相当的谨慎又不失弹性,即使在大萧条银价涨跌的外生冲击下仍竭力维持货币体系尤其是币值的稳定,但1935年的法币改革成就了法币的垄断发行,破坏了市场竞争的约束作用,为国民政府后期的严重通胀埋下了制度性根源。
最后,刘愿博士认为在竞争性货币体系下,发行银行以维持币值稳定、提高银行信用为最高目标,采取视时局是否伸缩的发行政策,市场竞争能够有效约束货币发行银行行为。
讲座过程中,刘愿博士与在座的老师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钊教授提出法币改革前后的差别具体如何体现?货币发行竞争性和垄断性分别如何体现?陈硕博士建议刘愿博士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原始数据支持推出的结论。报告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