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期】王勇:A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id-Income Trap and Economic Growth

  •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02日浏览次数:

       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中等收入陷阱已经发生,其不但成为众多拉美国家的增长梦魇,也使得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前景蒙上了一层迷雾。增长的相对停滞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这成为一个让经济学家们头疼不已的重大课题。幸运的是,香港科技大学王勇博士的最新研究在理论上将人们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解有推进的了一大步。 王勇博士此次来访CCES,受到诸位教授以及学生的热烈欢迎。陈钊教授、陆铭教授、王永钦教授、罗长远教授、张晏教授都参加了研讨。



        王勇博士坦陈,经济学家其实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发生机制知之甚少。“我们也许根本不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拉美陷入增长相对停滞的真正原因。具体而言,拉美失去了追赶美国的持续动力,三十多年来,其人均GDP始终保持在美国的30%左右。在拉美陷入停滞泥潭之时,东亚却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直觉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新兴经济体的快速追赶,那些起步较早但还没有达到高收入水平的经济体才陷于相对停滞之中。这一论断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考虑各个经济体的特殊原因。这样,我们将这个理论成为‘三明治’机制。”


        随后,王勇博士介绍了本文的源起。“这是魏尚进老师与我一次头脑风暴的结果,我们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所以特别欢迎CCES的各位能够拓展我们的思路。模型的基本构造源自Krugman教授1979年在JPE上的一篇文章。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篇文章,也推荐大家读一读。”谈到模型构成,王博士假设世界上只有三个经济体:北方经济体是最发达经济体(以下简称“N”),能够生产全部产品nn;其余两个都是发展中经济体,区别在于,中间经济体(以下简称“M”)比南方经济体(以下简称“S”)起步早,这表现在nm>ns。不过,在规模经济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劳动成本差异,三个经济体出现了专业分工,于是产生了国际贸易。这样,N只需要生产nn-nm,M只需要生产nm-ns,而S只能生产ns。“在S加速增长后,也就是ns的增速大于nm的时候,M的境况到底会是怎样,这是我们的模型所关心的问题。”


        在静态自由贸易均衡情况下,均衡结果表明,S生产得越多,同时M又不能及时的增加nm,这使得M陷入严重的“夹滞”状态。动态情况也能够得出类似结论。这表明,除非M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追赶N,否则快速增长的S就会把M夹滞住。王勇博士总结认为,模型演绎了一个非常朴素的事实,我们在考虑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时,不应忽略外部因素的影响。中等收入经济体会被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夹滞住。虽然新兴经济体所施展的追逐效应是有条件的,但是这种压力是始终有效存在的。双边贸易自由化也许会导致中等收入陷阱。为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经济体应当及时地、充分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能力,以适应由于新兴经济体的高速追赶和发达经济体创新速度波动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外部环境。


        王勇博士的讲座引发热烈讨论,现场气氛高潮连连。陆铭教授认为,王博士的研究更新了我们对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机制的理解。“我们更加关心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当印度崛起之时,中国会成为那个被夹滞的经济体吗?”




撰稿人: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