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期】Thomas Talhelm: Discovery of 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30日浏览次数:

        英文中有一俗语为“we are what we eat”,而Talhelm博士的研究也许会颠覆这一说法,变成“we are what we grow”。Talhelm博士与其中国团队对中国南北方各省进行了抽样研究,发现水稻与小麦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对当地人的性格形成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并未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进程的加快而减弱。这一新发现刊登在2014年5月的《科学》杂志上。Talhelm博士也欣然应允,来到CCES参加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的讨论。



        Talhelm博士将他的学说概括为“水稻理论”(rice theory of culture)。他的研究认为,水稻生产非常注重协作,这使得中国的水稻主产区(主要是南方)形成了“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的社会氛围;与南方不同,中国北方是小麦主产区,小麦的种植不像水稻那样强调协作,这使得中国北方人更多的表现出“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风格。“我们的数据表明,这两种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持续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我们认为,这也是导至东亚与西方存在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


        Talhelm博士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系列测验来验证这一理论,共有103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参与了研究。在一项测验中,研究人员请调查对象画圆圈,用圆圈直径的大小来代表自己、朋友以及家人在其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来自小麦产区的人会把代表自己的圆圈画得比其它的圆圈更大,而来自水稻产区的人通常会把代表自己的圆圈画得更小。在另外一项关于思维方式的测试中,研究人员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判断,在给定三个词中选择两个意思最为接近的,比如从“海鸥、天空和狗”之间选两个。来自水稻产区的人多会选择“海鸥”和“天空”,因为海鸥在天空中飞翔。而来自小麦产区的人则多会选择“海鸥”和“狗”,因为这两个词都具体代表某种动物。Talhelm博士表示:“我们发现,来自水稻产区的人既像西方人一样喜欢从抽象角度对事物进行分类,又想日本人和韩国人一样将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这样的组合源自水稻的生产方式。”


        Talhelm博士认为,正是他在中国的一些经历成为了开启这项研究的灵感。当他和他的一个朋友来到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时,一位博物馆讲解员当这他两人的面说道:“你的汉语比他(指着朋友)更好。” Talhelm博士说:“这一情况使得我和朋友两个人都感到非常尴尬,因为我们不会当面将两个人进行对比。但是这位讲解员并无意冒犯我们,她只是心直口快。而水稻产区的人不会如此直接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从某些方面来看,对于中国人来讲,水稻理论所希望阐明的道理并非什么重大发现。但是,水稻理论的价值在于,它为中国南北方文化心理上的差异提供了系统的研究范式。同时,对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来讲,水稻理论将他们对中国人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层次。长期以来,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不但是一个13亿人的大国,而且这13亿人在各个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


        在讨论环节,兰小欢博士指出,中国存在地域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个事实体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比如,有的研究发现,在针对财产的刑事犯罪方面,在中国北方地区抢劫案件的比重更大,而在南方地区诈骗案件的比重更大。也许,正如美国《时代周刊》对Talhelm博士及其研究的报导所说的那样,中国的高速发展与转型使得我们做出任何一种关于其社会现实的结论都要小心谨慎。Talhelm博士最后提到,水稻理论将不仅仅用来解释中国内部的社会心理差异,还将在解释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撰稿人: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