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存在投资率过高的问题,投资支出的核算数据则来自国家统计局。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则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投资率存在被官方统计高估的巨大可能性。
按照定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应该与固定资本形成在数值上很接近,然而,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数值上逐渐高于固定资本形成,并且差距不断拉大,这引起了张教授的关注。很多人认为04年以来地价的上涨是这两者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但是张教授认为不够准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本形成的核算方法的计算公式是: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商品房销售增值-用于住宅和非住宅建筑物土地征用、购置及迁移补偿费+50万元以下(2011年起,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零星投资+计算机软件支出-购置旧建筑物和旧设备的价值。这里面最重要的两项是商品房销售增值和用于住宅和非住宅建筑物土地征用、购置及迁移补偿费,实际上随着地价的上涨,这两个部分都在上涨,而且相当大部分是相互抵消了,所以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其实是结果上相当接近的两个统计口径。
张教授根据该公式重新计算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令人吃惊的是,重新计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同期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接近,而远远大于统计局公布的同期固定资本形成额,而重新计算后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使得采用支出法测算的GDP会大幅度高于收入法测算的GDP,而统计局显然对收入法测算的GDP更有信心,因此在公布支出法测算的GDP时对固定资本形成这一项做出了一个向下的调整,实际上,统计局把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看作是GDP减去消费和净出口两项的余项,并没有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独立的核算。在这个基础上,GDP给定(收入法测算出),净出口数据较为准确,那么消费和投资这两项就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旦中国消费被低估,那么中国的投资实际就被高估了。
而在地方层面对GDP的核算中,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对净出口这项进行独立核算,地方政府实际上独立核算了GDP,消费,投资,而把净出口直接作为GDP减去消费、投资后的余项,地方政府独立核算的投资加总起来的数据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很接近,这也证明了张教授之前的观点:在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中,投资这一项仅仅是当作一个余项处理,而没有进行独立核算。
张教授今年发表在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上的论文《Reestimating China’s Underestimated Consumption》论证了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存在对消费的低估,主要由三个原因:一是官方统计数据不能涵盖由公司账户付费的私人消费,二是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大低估了居住消费中的房屋虚拟租金这一项。统计局使用建造成本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率(城镇住房是2%、农村是3%)作为粗略的估计,这种方法不仅导致了建造成本大大低估了房屋的市场价值,而且2%的折旧率也低估了实际的租金回报率的结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高收入家庭在调查家庭消费统计数据中的代表性不足,这与住户调查方法有关。文章纠正了后两个被低估的来源,从而重新估计了中国的家庭消费。2011年重新评估后的消费率为61.8%,要高出国家统计局当年的消费率数据49.10%十余个百分点。
张教授在重新评估了中国的消费率,根据上文提到的统计局的余项处理方法,再次计算了中国的投资率数据,发现2011年中国的投资率为35.83%,要比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投资率48.31%低出10余个百分点。张教授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统计局官方数据对消费率是低估了,而对投资率是高估了。
张教授最后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从2004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出现了如此大幅度的上升?
鄢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