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期】Tony Fang:Social Comparison,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Risk Attitudes

  •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1日浏览次数:

Social Comparison,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Risk Attitudes in Tournament-based Compensation Schemes: An Artefactual Field Experiment


经济学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给定每个人的风险偏好类型,则其在面对物质激励时会有怎样的反映呢?风险偏好类型的人就一定对物质激励非常敏感吗?反之,风险规避类型的人就一定对物质激励非常麻木吗?事实也许比臆想更为复杂。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方涛教授(Tony Fang)将提供详实的数据以及显著的实证研究来证明这种复杂性的存在。本期讲座由陈钊教授主持,王永钦教授、吴建峰博士以及CCES的学生参加了讨论。


方教授使用了Artefactual Field Experiment的实验理念。“我们都希望得到实验室数据,但对于社会科学来说,这是难度非常大的事情。同时,田野实验不见得适合我们的研究目的。因此,介于两者之间的Artefactual Field Experiment往往正适合检验我们的理论。”方教授认为,困扰经济学家们并不是如何检验人们的风险偏好类型,而是如何解释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风险偏好类型下人们依然会进行不同决策。“我们的研究也许会提供一些答案。”

在实验设计上,首先,为测度实验所需要的努力和绩效,方教授引入了Tournament-Based Compensation(简称TBC)机制。其次,为了体现物质激励,方教授引入了pay-for-performs机制(简称PFP)。“PFP不但建立了绩效和奖励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可能对实验对象产生心理影响,既包括正向心理激励也包括负向心理刺激。这是因为,实验对象总是可以私下地或者公开地获得其他人的绩效信息。在这样的前提下,实验对象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争强好胜的心态,无疑会促进绩效,另一种是羞愧自卑的心态,无疑会导致绩效损失。”方教授认为,物质激励由此与心理激励发生了联系,一种情况是两者可以叠加,另外一种情况是物质激励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会将心理激励挤出。

方教授提出了三大研究目标:其一,在TBC机制下,理清并测度两种激励的相对重要性;其二,在物质激励和心理激励至少有一项存在的情况下,检验实验对象的风险偏好类型是怎样影响TBC的激励效应的;在TBC机制下,工人与学生对激励和风险的反映是否存在不同,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

为达成实验目标,方教授设计了精巧的Artefactual Field Experiment。实验要求参与者参加一项竞赛,竞赛内容是做在3分钟内完成40道算术题,每道算术题都是5个两位整数的加法运算,每位参与者要做8轮这样的测试。加法运算所用的两位整数是电脑随机生成的。参与者不能借助任何帮助,必须独立手算这些题目。方教授选择了三家中国内地企业进行工人组实验,一家国有企业,一家民营企业,一家合资企业,共随机挑选了340名工人。方教授另外在一所大学征集了220名本科生来做这个实验。方教授测度了参与者的风险偏好类型。为最终估计的稳健性和便利性,方教授使用了控制组-实验组策略,并考虑了within-person和between person的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工人来说,在4个实验组中激励效应都不起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在4个实验组中,激励效应在3组中是显著的。对于工人来说,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心理激励都不显著,而且工人的风险类型中风险规避占了主流。对于学生来说,在物质激励控制组中实施绩效公开排名制,将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因此,方教授提出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工厂中,计件工资真的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吗?对风险偏好类型的工人来说也许是的,但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他们可能只想求安稳,因此这种激励对于他们不但不会起到正向作用,还有可能会导致他们走向极端。”



石 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