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ynamics of Market Integr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736-1910
为解释在十八世纪以来西方超越东方取得世界的主导地位这一现象,Maddison Project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大分流”理论。也就是说,从生产效率的角度看,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欧主要国家,如英国和荷兰,其人均GDP开始了一个加速上升的进程,而东亚主要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则要推迟到二十世纪才进入这一轨道。为解释这一现象,许多文献认为市场整合(market integration)是实现分工与专业化,进而推动技术进步,最终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原因,这些文献测度了历史上西欧国家的市场整合水平与动态模式,但是对同期古代中国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顾燕峰博士在本次讲座就分享了他关于古代中国市场整合水平的新发现。讲座由陆铭教授主持,兰小欢博士、陈硕博士以及CCES学生参加了讨论。
“我们不仅仅关系古代中国市场整合的水平,而且还希望知道这一水平的动态演变模式。”顾博士利用粮食贸易来测度古代中国的市场整合水平,他解释了选择这一指标的原因:“在1840年之前,粮食贸易量达到122.5亿公斤,占全部粮食产量的10.5%。同时,粮食贸易值达到1.63亿两白银,这占到国内贸易市场总价值的42.14%。与之相比,当时的第二大贸易品——棉布——的贸易值占到国内市场总价值的24.36%。另外,在十八世纪,粮食贸易总量约有20%是长距离贸易;而且,80%的市场交换是粮食与手工制品的贸易。”。
顾博士在两个现有数据库的基础上整理出自己的研究数据库。这两个现有数据库是清朝粮食价格数据库和清朝道光至宣统年间粮食价格数据库。顾博士获得了覆盖17个省的231个县级观测值,样本时期为1736-1910。虽然清代中国的国土范围远超这17个省,但是“已经覆盖了主要的粮食产区和粮食消费地,能够很好地刻画粮食市场。”
顾博士使用An Augment Dickey Fuller Test(简称ADF检验)来检测两个相邻的但不同一的市场之间是否存在整合关系。同时,他还应用the Threshold Error-correction Model来检测两个市场的价格调整的速度,“这能够反映市场整合的水平”。
顾博士展示了测算结果示意图,图中中国市场整合水平的动态呈现一个U型变化,在十八世纪中期达到最低,直到十九世纪初才恢复到十七世纪的水平。“这个发现非常惊人,我们提供两个可能的原因来解释这一现象。”顾博士认为,白银供给冲击以及在农业经济水平上的人口增长是造成中国市场整合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中国国内的白银产量是很低的,但是中国币值长期使用银本位,中国的白银从哪里来?数据显示,1662到1795年间,中国白银存量大约有77%来自国外,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很早就已经卷入到全球经济中了。这样的话,国际白银市场上的冲击就很可能影响到中国市场整合。”顾博士列举了两个事实,来证明这种冲击的存在。“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的白银产地。。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时期,世界白银产量下降了大约50%,从1801-10年的0.283亿盎司下降到1821-30年的0.146亿盎司。另外,在中国白银还因为鸦片贸易而大量外流,在1820-1856年间,大约有3亿两白银外流,这超过了1645-1820年全部白银流入量的总和。”
“另外,人口增长最终也阻碍了中国的市场整合。”顾博士介绍到,许多研究表明人口增长确实会增加商品需求,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这会导至专业化和技术进步,最终促进市场整合。然而,农业经济的技术水平长期陷入停滞,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实际上仅仅增加了对农业社会的产品消费,使得可供交易的剩余产品变得非常有限,“其结果就是短缺,因此市场整合就缺少了经济动力,粮食贸易仅仅成为对需求进行削高补低的一种手段。中国从而陷入了停滞的泥潭,中国的人口增长最终阻碍了中国的市场整合。”
顾博士的结论表明,古代中国的市场整合水平经历了一个U型的动态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很有可能来自世界白银生产的冲击,中国白银的流失,以及农业社会技术停滞基础上的人口增长。陆铭教授邀请顾博士以后将更多的发现介绍给CCES。
石 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