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s with Benefits:
Patronage Politics and Distributive Strategies in China
恰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Lasswell教授所言,政治即谁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拿到了什么。由此,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资源配置与权力的关系总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基于民主制度框架内的相关研究已经成果斐然,但是基于威权体制的类似研究确实是凤毛麟角。不过,来自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的蒋俊彦博士候选人在本期讲座中将分享他的最新相关研究,揭示中国政治体制下,裙带政治与资源分配决策的关系。陈钊教授主持了讲座,陆铭叫搜、封进教授、章奇教授,以及吴建峰博士、兰小欢博士参与了讨论,同时与会的还有CCES的学生。
对于中国政治体制内的潜规则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争论已久,不过蒋博士从裙带政治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的资源配置问题。蒋博士认为,在威权体制下,拥有实权的领导会利用其配置资源的权力来平衡渴望晋升的下属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领导希望扶植一个有力的裙带网络,因此他会向下级中的‘自己人’投入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领导也必须保持‘自己人’与其同僚之间的良好关系。”
蒋博士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假设,以此建立他的模型:(1)只要“自己人”的实力不会超过领导,领导就会着意提升“自己人”的政治实力;(2)领导不能单方面决定‘自己人’的职场生涯;(3)在一个给定的情景中,会有几个领导,并且资源配置是零和型的。
在三大假设下,蒋博士建立了领导最优化资源配置的方程,即通过给予“自己人”资源获得效用,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资源配置付出一定成本作为代价。由此,蒋博士提出了四个假设,即(1)领导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同僚对“自己人”的威胁还不够大,会将更多的资源给“自己人”而非其同僚;(2)当照顾“自己人”可以对其晋升有更大的影响时,领导便会加大照顾力度;(3)当自己人在竞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职位时,领导会更加偏袒(抵制)“自己人”(同僚);(4)在同僚的实力增加时,照顾“自己人”的行为也会减少。
为验证以上假设,蒋博士使用了中国县市级的财政统计数据。他最后获得了一个具有279个观测值的县市层面样本,考察期为2001到2009年。
借助回归分析,蒋博士发现财政转移支付应该是省委书记用来照顾“自己人”的主要工具。照顾的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而同僚的实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照顾应当可以对政绩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蒋博士总结认为,他的发现可以在非民主体制内推而广之,比如精英裙带政治的作用非常重要的选举系统(比如日本和意大利),也可以是非政治系统(比如公司和学术机构)。他说:“我们需要考虑传统主义社会关系以及潜规则制度在经济与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将中国政体一分为二的分为精英制与世袭制也许尚不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实际上,这两种体制深度交融,相互影响。
在蒋博士报告时,在场听众踊跃讨论。章奇教授认为,蒋博士的理论有违中国政治的实际情况,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一个省级干部的晋升并非完全取决于政治上出身本省的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同时也其晋升与本省的经济绩效能否具有直接的联系,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证据,而且这其中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兰小欢博士指出,研究的实证部分面临严重的识别问题,因为经济发达省份往往也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地区,同时当地的书记、市长都很有可能获得晋升,但这一切是否与蒋博士所说的裙带政治有关却是个疑问。
文/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