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期】Junfu Zhang:Walled C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浏览次数:
Walled C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瑞典学者喜龙仁曾雄辩地指出:“在中国北方,没有一个城是没有城墙的。我们可以使用一个事实来佐证,那就是中国人用‘ch’eng’这个字眼儿既指一个城市,也指一座城墙:因为,没有城墙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从而,经济学家非常关心的是,威严耸立的城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学逻辑?本期讲座,来自克拉克大学的Dr. Junfu Zhang带来了他的理论解释和实证证据。陈庆池教授、陆铭教授、吴建峰博士和兰小欢博士参加了讲座,CCES的博士研究生也参加了讨论。


对于研究动机,张博士指出:“我们常说,在城市经济学中,一个典型的城市就是在一片‘无特征’平原上的高密度栖居区域。然而,我们在研究中想说的是,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视角来解释城市,特别是城墙的问题。有城墙的城市天然地就存在一个大小尺度,这对于实证分析非常有用,尤其是当我们缺失一座城市的人口数目的时候。”

张博士认为,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一方面提供一个解释城墙存在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使用数据来对古代中国——主要是明清时代——的城墙进行分析。”

在理论模型设定中,张博士描述了一个隔绝的城市,城市中有手工业者,城市外生活着农民。“手工业者根据一个生产函数进行生产布匹,该生产函数中,产量由城市人口决定,并考虑了城市的自然禀赋。”同时,张博士假设,农民使用一定量的土地,获得一定量的食物。另外,无论是手工业者还是农民,他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效用函数。

由此,张博士获得两种均衡条件。在空间均衡中,手工业者和农民具有相同的效用水平,并且这一效用水平由内陆居民的保留效用决定。在市场均衡中,手工业者在食品上的消费与农民在布匹上的消费是相同的。“这两个均衡条件决定了两个内生的变量,一是城市人口,二是城市最大服务范围。后者指的是,从城墙边界算起,城市可以向多远的农民提供手工业品,在本模型中,就是布匹。”

使用Skinner数据,并结合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整理的数据,张博士能够将明清城市排位对其大小进行回归。总结过程中,张博士发现,(1)城墙的长度与管辖人口数量正相关;(2)距离前线越近,或者说,受攻击可能性越高的城市,其城墙质量越高;(3)较大城市其排位与大小服从一个乘积为常数的分布法则。

讨论过程中,陈庆池教授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人口流动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然而,陆铭教授则认为,因为古代中国的政府管制,以及自然经济的特质,本研究可以不计较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影响。



文/石烁 摄影/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