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那逝去的青春——知青上山下乡经历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对当时中国广大知识青年的前途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使得知情丧失了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机会,从而对国家而言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损失。本期讲座,CCES邀请到华南师范大学的刘愿教授,报告其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历对其后代子女教育的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讲座由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兰小欢教授、罗长远教授、范子英教授和吴建峰博士以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讨论。
刘教授的研究问题是,上山下乡知青自身的教育被迫中断后,是否会通过增加子女教育投资来弥补逝去的青春?刘教授提出了知青人力资本损失的补偿机制,他认为知青父辈会通过物质手段对知青进行代际补偿,那么知青是否会通过教育投入来对其子女进行代际补偿呢?刘教授希望通过基于可信数据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后一种机制的存在性。
在理论方面,刘教授使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来解释知青对其子女可能进行的教育代际补偿行为。刘教授介绍到:“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即人们具有一种完形趋向。如果外部因素导致人们有‘违背实现的愿望’,这就构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心里图形,人们会做很多努力尝试实现这个愿望。”有基于此,刘教授提出关于知青教育代际补偿效应的理论假说。他认为:“在自身补偿不完全的情况下,知青会通过增加子女教育投入的方式来进行代际补偿,从而达成完整的心理图形。”
数据方面,刘教授使用2010年CFPS成人数据构成人-子女数据集,包括825个成人样本报告了上山下乡经历;刘教授特别选取了其中在1968-1978年上山下乡的649个样本;经过进一步筛选,获得了458个知青家庭样本,形成数据库。
在实证模型方面,刘教授令因变量为知青子女的受教育水平,自变量为父母是否有上山下乡经历,并控制了父母的个人特征,知青子女其配偶的个人特征,以及知青子女的兄弟姐妹的个人特征。刘教授猜测,知青对其第一个孩子与随后的孩子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做出了区分。
通过分析实证结果,刘教授主要发现,知青家庭适龄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比非知情子女一显著高约1年,即知青家庭适龄子女一比非知青家庭适龄子女一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概率下降,但接受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概率更高。由此,刘教授的主要结论认为,知青会通过增加子女教育投资来弥补逝去的青春,从而证实了教育代际补偿机制的存在性。
在讨论环节,陆铭教授认为,受制于样本规模,研究区分了子女一和子女二之后,得出的结论还不令人信服;另外,可以直接以用这个故事来验证断点回归的思想,并不需要引入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兰小欢教授认为,研究还没有将补偿机制说得很清楚;对于知青本人而言,“上山下乡”运动使其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但也使得他们接受了一定程度的锻炼;知青加大了子女的教育投资,实际上是以减少自己当期的消费为代价的;文章的含义也许是上山下乡改变了知青的效用函数,使得他们更重视下一代的教育,而不那么重视自身的消费。
文/石烁 摄影/朱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