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rmation and Dynamics of Ethnic Enclaves
2016年5月17日,第461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现有文献表明,少数族裔聚居区会对居民的人类资本形成和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影响。本期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Nathan Schiff博士,Schiff博士报告了少数族裔聚居区的形成和动态之研究。讲座由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吴建峰教授、兰小欢博士以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讨论。
本次讲座,Schiff博士以美国的华裔移民为例,不过这篇文章更希望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少数族裔聚居区。目前许多研究往往讨论少数族裔聚居区产生的各类影响。本文中,为了解释美国少数族裔聚居区在1970-2010年间的增长,Schiff博士将注意力集中在同地少数族裔聚居的效应上。Schiff博士认为:“简言之,现有文献的前提条件正是我们所希望探讨的研究问题。”
在方法上,Schiff博士与合作者们提出了区位选择模型,并使用定值型边界人口普查区域数据去估计位置参数。由此,Schiff博士可以研究聚居区本身的形成和动态过程。
实际操作中,为了研究少数族裔人口共存效应,Schiff博士估计了人口普查区域位置的移民选自之参数。随后,Schiff博士检验了反事实,以此来研究少数族裔在位置模式上的聚居效应。在这一步骤中,Schiff博士利用了选择模型,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替代其中的效应能够捕捉到聚居的集中机制。
对于研究所用面板数据,Schiff博士评价认为,一方面,面板数据让他们可以控制时间不变特征,并且地理分析让他们可以研究空间效应。而另一方面,他们目前只有区域数据,而非微观数据,这使得他们不能控制组间异质性。
结论上,Schiff博士证明少数族裔聚居对于空间集中和少数族裔聚居区具有显著影响。Schiff博士发现,以美国洛杉矶为例,当地最大的中国聚居区今后将会缩小50%,并且族裔隔离会降低,空间集中也会下降。未来工作中,Schiff博士将会检验同一城市内多群体聚居区的租金和路径依赖效应。另外,Schiff博士还将利用更多数据来检验其它族裔的聚居区之形成,并且尝试回答同一群体聚居行为的异质性问题。
文/石烁 摄影/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