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ining the Impac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on
Welfare in Asia-Pacific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2016年3月21日,第457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消除贫困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本期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的Amelia U. Santos-Paulino博士,她报告了对于区域一体化对亚太最不发达国家影响的研究计划。讲座由陈钊教授主持,罗长远教授以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讨论。
Santos-Paulino博士介绍了目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LDCs)的经济增长预期。2016年,现有研究预测2016年LDCs的经济增长率为5.5%,这一指标自2012年以后一直在缓慢下行,但是仍比对发展中国家的预测高出4.4个百分点。
Santos-Paulino博士特别关心LDCs贸易绩效的驱动因素。她指出,根据最新研究,世界贸易的驱动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除了贸易结构、垂直专业化、GDP构成、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框架等一系列在推进贸易模式的发展,一些区域性的政策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比如非关税测算与关税的相关性、区域性的贸易协定数量、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恶化、气候变化。同时贸易摩擦也因新因素而兴起,比如汇率波动以及汇率对关税的影响,再加上针对缓和气候变化和食品安全的国家政策与私营部门标准。
Santos-Paulino博士计划使用引力模型的改进简化形式作为自己的实证模型。她的因变量是贫困/福利比率,她的自变量包括GDP、自然环境变量、FDI以及双边投资以及区域层面的经济一体化指标。Santos-Paulino博士目前仅仅制定了研究计划。她还在搜集数据并寻求合作研究。
评论环节,有听众提出,亚太地区的LDCs往往乐于参与区域一体化,但是因为有中国的存在,实际上这些一体化组织更多的是依赖于中国的贸易来改善经济绩效的;如果不考虑中国因素,这些国家即便进行了一体化,也可能收效甚微;因此,如果要针对亚太地区国家进行研究,应当考虑他们在一体化之后,与中国、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发达地区的贸易模式发生的了哪些变化,以及驱动这些变化的机制。
文/石烁 摄影/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