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期】吴建峰:Urban Agglomer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Growth

  •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8日浏览次数: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Growth: The Role of China’s Industrial Park Policy

20151229日,第453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以往研究表明,工业园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各地区的工业园区并非都取得了成功。本期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吴建峰博士,他报告了对于中国城市集聚和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合作研究,而且吴博士尤为关注工业园区政策在其中的作用。讲座由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兰小欢教授、张晏教授、李婷博士以及部分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讨论。


吴博士将研究重点放在两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希望检验工业园区的产生是否与产出与消费集聚的增加有关,我们将用关键的产出指标来度量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关心这些效应在园区的不同维度上的异质性。”

数据方面,吴博士构建了一个包括110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工业园区数据库。这些园区覆盖了8个典型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深圳、成都、大连、武汉和西安。吴博士指出:“数据集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期为1998-2007年。另外,我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址信息标记了这些企业的坐标。”

在实证模型方面,吴博士以园区的影响区域边界作为因变量。模型的自变量包括:园区存在哑变量、园区影响范围(根据半径划分)。吴博士指出:“使用DID的策略,我们希望知道受园区影响的企业与没有受到园区影响的企业在日后的绩效表现是否有所不同。另外,我们需要评估由于园区成立而导至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有基于此,吴博士利用了工具变量法以及匹配DID策略来确保回归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而言,吴博士利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工业园区是如何刺激地方经济增长的,以及检验了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城市亚中心是如何丰富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活动的。吴博士总结指出:“我们发现,在这些园区建立之后,生产率和工资溢价被提高了。与园区外的企业相比,园区内企业可以享有更高的就业密度。由此,园区内企业就能够吸引新的住宅建设并增加住宅价格。这样一来,该地区的零售业就会发展起来,消费机会也会增加,整体上市民阶层就会产生。”同时,在研究中吴博士确认了工业园区群、园区运转时长、园区自身的企业和产业构成在相关效应上的异质性。

 

 

/石烁 摄影/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