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期】顾佳峰:社会调查组织管理经验与问卷设计原则

  •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8日浏览次数:

社会调查组织管理经验与问卷设计原则

 

20161018日,第472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Survey, ISSS)成立于20069月,是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的数据调查平台,也是北京大学开展中国社会问题实证研究的跨学科平台。本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科研发展部主任顾佳峰,介绍了调查机构管理经验和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陈钊教授、封进教授、章元教授、朱志豪教授、吴建峰教授和一些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顾主任首先介绍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性质、宗旨、架构等概况。目前中心承担了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两个大型社会调查项目。在数据调查过程中,计算机辅助面访调查(CAP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计算机辅助网络调查(CAWI)等先进的调查技术方法,以及通过多手段、多视角的质量监控和对访员不规范行为的及时纠正等流程管理,使中心的质量控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顾主任还介绍了两大项目的具体情况。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项目拥有全国代表性样本和五个“大省”省级代表性样本,访问对象为被抽取家庭的所有家庭成员。项目对访问对象长期动态追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用中国45岁及以上居民的全国代表性样本进行隔年追踪,覆盖全国28个省市的1万户居民,调查健康和养老相关数据。此外,顾主任还介绍了其他几个项目的运作情况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管理科学数据中心的建立概况。

最后,顾主任对问卷设计流程、调查问题格式、问题质量评价、受访者思维过程、问题基本组成要素、问题基本设计原则等问卷设计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讲解,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实用建议。问卷制作过程需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三大步骤。对问题的优劣进行评价时,要从内容层面、认知层面、运用层面考虑,好的问题应该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而问题本身,要包含测量客体、测量内容和测量法则。在基本调查理论方面,顾主任强调了他所坚持的全面调查管理理论,这与西方的调查总误差理论相区别。

/段玉柱  摄影/段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