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Import Competition, Crime, and Government Transfers in US
2016年12月27日,第483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增长,中国对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过去20年内大幅增长。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引起美国本地的失业、降薪和工作变化,在1991-2013年间,至少五分之一的工厂工作的下降是来自中国的竞争直接导致的。对于这个问题,本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车翼教授,来展示他在中国的进口竞争对美国的影响。陆铭教授章元教授、朱志豪教授、吴建峰教授和一些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车教授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统一犯罪报告(FBI Uniform Crime Reporting)中获得了犯罪数据,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获得了中美贸易数据,并从人口普查、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EA)获得失业率、人口统计资料等经济数据。他选用的样本期间是2000-2010年。
车教授的计量模型以某个县在2000年和2010年间犯罪率的变化作为因变量,考虑了该县初始犯罪率、警察官员、失业率、黑人人口占比、人均教育和收入以及总人口作为控制变量。
通过实证分析,车教授发现,那些面临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的县有着更高的犯罪率,并且这种影响在财产犯罪方面比在暴力犯罪方面更强。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进口竞争程度,会使该县的暴力犯罪增加32起,而财产犯罪则会增加256起。但是,来自中国的进口竞争对犯罪率的影响会在政府转移支付更大的县消失。这些结果和一些特定的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的H-O模型相一致。
文/段玉柱 摄影/石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