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As Number One?
Evidence from China’s most recent patenting
surge
2016年12月20日,第482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在2011年占据了世界第一位,中国的专利增长数量远超过研究开发的支出增长,申请专利的倾向也增长。许多文献解释了美国在1980年代中期专利数量的爆发性增长,但只有一些关注中国的专利激增。对于这个问题,本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Albert G. Z. Hu,来展示他在中国最近专利数量激增方面的最新研究。陈钊教授、陆铭教授、寇宗来教授、章元教授、朱志豪教授、陈庆池教授、吴建峰教授、兰小欢教授和一些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Hu教授关注了专利价值在研究开发支出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了这个关系是否随着时间而变化。专利是创新过程的“中间产品”,而研究开发则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投入。
Hu教授研究了2007到2011年间大中型工业企业(LMEs)的专利数量数量,这部分数据的的专利激增现象非常明显。专利激增占据了增长的边际贡献的的三分之二,他发现最近的专利激增在行业分布、地域分布等方面都是有着广阔基础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行业的发明专利从50%降到了不足40%。广东的占比从45%降到了33%。实用新型专利比发明专利的集中程度无论是在行业上还是在地域上集中程度都出现下降。
Hu教授采用的基本模型是专利生产函数,因变量分别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自变量则是年份固定影响,销售额,所在产业,所有权的固定影响,以及用PIM建构的研究开发支出存量。考虑到专利申请和专利承认之间的差别,不同的折旧和增长率估计,以及研究开发支出的存量和流量的差别、时间的延迟,Hu教授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经过以上实证研究,Hu教授认为,专利在研究开发支出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联系变弱了。对于不同的部门,这个结果略有不同。这种关系:1)在实用新型专利比发明专利更为明显;2)在电信行业和计算机行业更为突出;3)外延边际增长比集约边际增长有更多证据。
文/段玉柱 摄影/段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