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第509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孙昂副教授。孙老师报告的题目是:Who Marries Whom in a Surging Housing Market。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兰小欢老师主持,陈钊教授、朱智豪教授、陈庆池教授、王永钦教授、王之老师、奚锡灿老师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婚恋匹配这个话题对研究财富不平等的代际转移很重要,有文献指出中国城市居民房产的基尼系数在2009年达到0.78,且在持续恶化。我国自古以来婚姻就讲究门当户对,在过去过去十多年间我国房产价格飙涨的大背景下,房产价格是如何影响婚恋匹配的呢?孙老师首先说明了现有文献对婚恋匹配的研究结果,并发现现有文献并未把住房投资与婚恋匹配关联起来。孙老师的这篇文章首次把婚恋匹配和住房投资关联了起来,填补了文献空白。
孙老师建立了一个经济行为人的三期模型(第一期在婚恋市场找对象、第二期夫妻共同购房、第三期卖房获得收入消费至结束),并把父辈财富根据购房首付款分成高低两类。研究数据来自2002、2007、2013的CHIP、CFPS和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房价特征价格数据库。在实证回归分析中,以女方父母的教育年限为父辈财富的代理变量并作为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为南方父母的教育年限、购房首付款(或房价涨幅)以及二者的交叉项,再控制其他一些相关变量后,发现在房价涨幅大的城市或首付压力大的城市明显门当户对现象更强烈。最后,孙老师还对201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给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释对门当户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异质性人群研究发现上述司法解释相当于一个婚前协议,使得高资产家庭减轻对潜在离婚时财产的损失,从而降低了门当户对的关联。
文/刘晓罡 摄影/李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