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期】张古鹏:研发人员职业成长路径与早期关键发明人效应研究

  •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1日浏览次数:

2017926日下午,第505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张古鹏副教授,其报告的题目是“圈子文化”如何影响研发人员的职业成长路径——基于东西方企业的对比分析。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寇宗来教授主持,陈钊教授、陆铭教授、兰小欢老师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网络是时代的热点,但是由于数据可得性等问题现有国内文献大多在企业层面进行研究。在梳理了以往的文献后,张古鹏副教授认为文章的主要贡献有:第一、从企业专利大数据视角入手,重新审查LMXLeader-Member Exchange)理论关于“圈内人”同“圈外人”职业成长路径存在差异的论断,相比之下,现有研究使用的更多的是调研数据,样本容量较小;第二、专利大数据使得在较长的时间轴动态、准确而客观地考察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成为可能,而多数现有研究使用的是静态数据;第三、以相同的数据结构和方法,更便于对比东西方企业因文化、管理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差异;第四、将大数据分析方法运用到组织行为学研究当中是对扩展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张古鹏副教授搜集了华为、中兴、微软、思科和英特尔五个全球著名科技公司的专利数量数据和专利被引数据,并从专利发明人中区分出关键发明人,进而又区分出早期关键发明人和新进关键发明人。文章中专利数量、专利被引次数作为被解释变量,新进关键发明人与早期关键发明人的合作强度作为解释变量,采用tobit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相较于“圈外人”,“圈内人”的创新绩效水平更高。同时,中国企业的“圈内人”效应显著强于外国企业,更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的圈子文化;第二、研发型员工在加入公司后,越早找到自己的“圈子”可能越好,这点在中国与外国的公司里可能都适用;第三、在中国公司里,与早期关键发明人合作是有助于显著提升创新绩效,但可能存在最优合作强度,即适中的合作强度对于新进关键发明人来说可能是最优的,与早期关键发明人过度合作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

陈钊教授从经济学视角点评认为文章可以做的更细进行更深入的识别,但是需要更多更细节的数据;陆铭教授则认为文章更像是一篇管理学文章。在场老师都对文章结论的发现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由于时间关系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刘晓罡  摄影/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