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期】张炳:Mass media, information and demand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6日浏览次数:

201843日下午,第525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讨论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张炳教授,报告的题目为“Mass media, information and demand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idence form under the dome”。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陈钊教授主持,陆铭教授、王永钦教授、吴建峰副教授、兰小欢副教授、王之老师以及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张教授首先从大家所熟知的公共事件央视主持拍摄的关于空气污染持纪录片开始设问:大众媒体信息如何影响公众的行为和意识。张老师结合相关文献列举了一些国际上典型的大众媒体对公众行为和态度影响的案例,比如:16岁怀孕少女的生活纪录片使人意识到早孕并非一件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从而显著降低了早孕少女的死亡率;又如:在暴力电影播放当天,犯罪率显著降低,因为观众的负面情绪获得了发泄;还如:通过在香烟包装上提示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禁烟效果等。

具体到张教授所研究的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对公众关于环境信息的了解和对洁净空气的需求变化的影响,首先,这部纪录片是非常重大的事件,可以算是中国环保史上的公众启蒙,考察其影响对政府政策制定和相关研究都有重要意义。而且,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对于公众而言是完全外生的,因为毫无征兆,所以是一个理想的自然实验。更为重要的是,已有的研究假设信息完全。但事实上,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低时,公众的信息少;其二,政府刻意隐瞒。张教授团队的研究正是在更接近真实世界的不完全信息下研究大众媒体对公众意识和行为的影响。

张教授的团队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创造出治理空气污染的情景:南京市政府将要成立基金,搬迁出化工企业,但政府资金不够,需要市民出资支持以使计划可以施行,如果计划实施,一年中将会有更多的蓝天。

第一种是Probit模型,第二种方法的识别策略是,控制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教育、婚姻状况、收入和工作环境等个体特征,以及每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模型的关键是连续性假设。虽然AQI指数是跳动的,但其他变量如年龄等均连续,可认为假设基本成立。陆铭老师提出应当控制是否有孩子,这样更能识别是否是看了纪录片的效果,因为纪录片主要反映的就是空气污染对孩子的健康的损害。张教授深以为然。

最后,文章的实证结果发现:该片对南京居民对提升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有显著提高,据核算,平均增加400/年;且显著提高了公众对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的意识。虽然长期看,影响会下降,但比之前仍然显著更高。且媒体的效应对高收入者和年轻人更强。对此,陆铭教授指出:难以区分究竟是更易接触到信息的影响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影响,因为可能年轻人和高收入者更易获取信息;而这又关系到政府政策。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当公开信息,且第三方信息更为有效,因为易于获得公众的信任。讲座过程中及讲座之后,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张卓韧   摄影/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