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下午,第550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讨论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孙永智老师,报告的题目为“Income
Inequality,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China’s Household Saving Rate”。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陈钊教授主持,兰小欢副教授及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孙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中国的经济具有几个独特的特点。一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储蓄率异常高。二是,中国是世界上收入最为不平等的国家之一。接着,孙老师回顾了已有的文献对这些特殊的现象的解释。主要有四类。一是,人口学角度的解释。二是,预防性储蓄原因。三是,性别比失衡。四是,收入不平等。孙老师指出,其团队的研究与以往文献的差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家庭储蓄率与收入分配以及流动性约束联系起来。二是,提出了与降低家庭储蓄率不同的政策建议。亦即,如果极高的收入差距是中国家庭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那么,旨在降低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就更为重要。
随后,孙老师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二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是,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依据这些数据,可以将储蓄率进行异质性分析。一方面,不同收入的人群的储蓄率具有很大的差异。收入最高的群体储蓄率远远更高。而且,县级的储蓄率与GINI系数高度正相关。另一方面,没有流动性约束的群体的储蓄率远远更高。而且,穷人往往更多地面临流动性约束。由数据得到的这些特征性事实,孙老师进一步构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论模型来刻画这些现象。研究的实证部分,首先验证了富人的储蓄率是否确实更高。但是,如果直接将储蓄率对收入作回归,则可能面临内生性问题。因为根据经典收入理论,储蓄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还受到终身收入的影响,也就是持久收入假说。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用三年平均收入作为持久收入的代理变量。二是,依据文献,用30-45岁收入群体的子样本。结果发现:收入最高的20%的群体,其储蓄率要高出23%-48%。此外,孙老师的团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不变。接着,孙老师介绍了穷人是否确实面临更大的流动性约束的实证检验。研究采用了两种流动性约束的度量方式。一是,金融资产小于两个月的持久收入。二是,在CHFS中的问卷调查中,对问题“你是否拥有激活过的信用卡”的回答为“否”。回归结果发现:收入最低的20%的群体,面临流动性约束的可能性要调出12%-19%。随后,孙老师介绍了采用DID设定,对流动性约束越大储蓄率越低的实证检验。研究还证实了收入越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而且,GINI系数提高1.7%,则储蓄率提高10个百分点。最后,在政策层面上,孙老师提出了再分配收入转移的重要性,因为提高穷人的收入可能会有效降低储蓄率。讲座过程中及讲座之后,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
摄影/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