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下午,第557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讨论在经济学院714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暨南大学的谢斌老师,报告的题目为“制度性歧视与劳动力市场融入:来自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证据(1850-2000)”。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陈硕教授主持,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谢老师首先指出:同化/劳动力市场融入在国际移民的文献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移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劣势,如工资差异、社会网络不全面、语言、机会,从而无法找到匹配其劳动技能的工作。但是,移民也有可能克服以上种种劣势而成功融入当地社会。例如:美国社会的例子——移民美国的人实现了美国梦。而融入失败的例子是:前苏联的核物理学家虽然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但是在移民美国后只能当出租车司机。而移民是否能融入当地社会对接纳国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议题,如可以贡献税收、甚至创新;相反,如果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可能会造成财政负担,以及社会隔阂,因此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接着,谢老师回顾了已有文献提出的影响同化速率的内在因素/个人特质,包括语言和文化的接近程度、在移民前掌握的技能、更快获得公民权、年龄、是否少数族裔等。但是,外部环境是否会影响移民的同经速率呢?比如制度、态度会改变移民的激励。美国成功接纳移民,究竟是内在因素,还是美国社会提供了宽容和开放的接纳移民的社会态度?这一研究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近来西方国家反移民的举措非常严重。例如特朗普要造墙,以及对穆斯林国家的签证限制等。
谢老师的团队要利用排华法案来研究华人移民在美国社会的融入是否受制度的影响。选取这一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的优势在于:这项法案延续60多年,不是突发性事件,所以政策含义明确。谢老师回顾了研究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在加州淘金热潮下,华人移民一开始主要是在金矿工作的矿工。由于正值开发西部时期,所以华人在初期作为劳动力颇受欢迎。但后来因为生活习惯不同、相貌等不受欢迎。然而,华人移民受到排挤最重要的原因是工资,因为华人的工资低,抢占了白人的工作机会,从而引起白人反感。于是当局设立法规排挤华人,一方面是征税,另一方面是吊销采矿许可证。华人转而修铁路作为应对,然后回到加州的劳动力市场。但是当时面临经济衰退,白人责怪华人压低了工资,引起了不满;这一情绪被工会政治化,排华程度加重。1882年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并被不断续期,直到1943年废除。这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通过立法,基于国籍来排除整个移民群体的措施。对已在美国的中国移民也有各种限制,如受教育权、资产权、跨族通婚、律师医生、公共教育系统歧视,类似针对黑人的种族隔离。还伴有反华暴动和驱逐中国移民的官方行动。
从数据趋势上,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向美国的移民在1882年前上升非常快,在1882年后,下降至接近于零,直到1943才有所回升。但这对于其他移民是黄金时期。实证检验构建同化模型,利用工资方程,控制工作经验,年龄,年龄平方,教育。被解释变量为工资收入。关键解释变量为移民虚拟变量。同时控制移民的时长,对于本土居民为零,对于移民为正。速率越大,说明需要越少的年份来追赶,也就是融入较快。通过以西北欧移民为对照,比较排华前、排华中排华后的速率,检验排华法案对华人移民融入速率的影响。
研究的主要发现是:排除文献中的内在因素后,排华法案使华人移民融入更慢;从职业选择上看,人力资本回报率低,从事低薪工作,主要集中于低端服务业;同时,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更多。谢老师团队的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制度性歧视对移民融入的证据。讲座过程中及讲座之后,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
摄影/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