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下午,第555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讨论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上海财经大学的王学博老师,报告的题目为“A Tale of Hardships”。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陈钊教授主持,奚锡灿老师及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王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有大量的文献强调儿童早期经历负面冲击对成年后的长期发展会有不利影响,从而已有研究的政策含义就是要对处于不利境地的儿童家庭进行高质量的项目扶持,主要是在营养方面。但是王老师强调,这不是全部的事实。已往的研究忽略了人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冲击,而会对冲击做出反应。而积极地应对冲击,就有可能从冲击中获益。王老师对这种思想进一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就强调经历苦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正面作用。比如孟子就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又比如,历史上有大量的著名的例子是关于一些具有很高的社会和个人成就的人,在儿童早期经历了负面的冲击。因此,逆商,亦即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与智商与情商同样重要。但现有的文献没有关注这个重要方面。而且,已有的文献对于非认知能力,如人格,没有回答非认知能力能否培养的问题。
更进一步,王老师回顾了已有文献研究儿童早期负面经历对成年后影响的方法上的不足。以往的文献关注整个群体,运用的是点估计。但是王老师指出:分布同样重要,因为不同的儿童面对冲击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而不同的反应会有不同的长期效果。王老师的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弥补了这一缺陷,实证检验了不同的人对苦难的经历的不同的反应。
随后,王老师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中国城市的双胞胎调查数据。由于儿童的反应是无法观察到的,因此研究的第一步是要识别出人格。这种人格不能随时间变化,而是稳定的,以此来预测儿童对负面冲击时的反应。稳定的人格心理学领域有两个定义。一个是绝对稳定。另一个,是个人特征可以随时间改变,但这些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是稳定的,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随时间变化是基本不变的。王老师利用数据中包含体现个人积极乐观或消极悲观的问卷:是否经常或偶尔感到某种情绪,如悲伤和生气。因为大量的心理学文献认为:如果很少感受到悲伤和愤怒,或可以有效控制负面情绪,则更可能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苦难。那么,如何证明这种人格是稳定的?假定双胞胎出生时,基因是完全相同的,从而具有相同的特征。那么,如果这种特征经过多年,双胞胎成年后经历不同,而问卷显示的特征仍然相同,那么就可以认为人格特征在同一对双胞胎中是稳定相似的。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最相近,几乎完全相同。而异卵双胞胎的基因差别相对于同卵双胞胎更大,只有约50%相同。
研究所利用的负面冲击是上山下乡。王老师回顾了上山下乡的背景:儿童背井离乡,在农村要面对匮乏的物质生活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需要识别的就是:儿童面对冲击时的异质性反应,及其与长期表现的因果关系。进而,为何不同的儿童反应不同?王老师指出:基因与家庭教育都很重要。通过比较同卵与异卵双胞胎之间的反应差异可以识别基因是否重要。同时,可以利用不同的同卵双胞胎,来识别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研究采用父母的教育水平来度量家庭教育环境。
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积极乐观的人从上山下乡中受益,而其中极端乐观的人经历上山下乡会提高收入约40%。同时,在儿童早期,也就是入学前,父母的家庭教育最重要。因为人格特征在儿童早期形成,而特征具有稳定性,所以不受后来的学校教育和工作经历的影响。学校教育可能对认知技能更重要,但家庭教育更多影响早期的非认知技能。因此,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对儿童早期的支持项目不是要让儿童在温室中长大,使其避免受到任何冲击,而是要培养儿童积极乐观面对冲击的能力。因此,就不能简单地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要致力于提升弱势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讲座过程中及讲座之后,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
摄影/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