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下午,第579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讨论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YALE-NUS的雷宇翔老师,报告的题目为“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Market Shocks:Evidence from Telegraph Network in Historical
China”。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刘宇老师主持,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雷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动因。为了促进地区的市场整合,世界银行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文献发现:通信基础设施会减少信息摩擦,促进贸易。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往往面临很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由此,雷老师团队的研究问题是:中国历史上通电报,减少信息摩擦,是否会降低异质性冲击的影响,以及这是以什么为代价的。
雷老师的研究团队利用19世纪末期电报引入中国作为拟自然实验,来检验通信基础设施对粮食市场的影响。那么,为何选取电报呢?原因有二。其一,电报使得长距离的即时通信成为可能。其二,通常电报沿交通要道,从而研究电报的影响往往会混杂交通要道的影响。但中国的情形是个例外。因为中国通电报时,报路沿线极少通了铁路。从而,电报仅仅捕捉到信息摩擦减小的效果,而不会包含交通要道的影响。而为何选择对粮食作物市场的影响?原因有三。其一,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具有普适性。其二,粮食是当时中国主要的可贸易商品。其三,粮食市场对冲击非常敏感,比如极端天气,这可以帮助识别。
在简要回顾文献后,雷老师介绍了历史背景。电报线路的选址依据主要有两个。其一,军事需要。如天津至大沽的线路。其二,商贸需求。如丝绸、茶叶和粮食贸易沿线。利用通电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通电报不会改变当地用来贸易的粮食的均价,但是更及时的信息降低了极端粮食价格。这就意味着粮食价格对极端天气冲击的反映被平滑了。在通电报前,粮食价格波动大的地区,在通电报后,粮食价格波动下降;而在通电报前,粮食价格波动小的地区,在通电报后,粮食价格波动上升。因此,总体上,通电报对粮食的平均波动没有显著影响。
讲座过程中及讲座之后,与会师生与主在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