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7日下午,第573期现代经济学系列讨论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来自同济大学的许政老师,报告的题目为“Do Firms Pollute Less in Special Economic Zones?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陈钊老师主持,陆铭教授及部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许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经济开发区的政策背景和相关文献。设立经济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际贸易、经济集聚、促进国内外投资和促进技术创新。许老师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是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减免、更低的土地租金、促进企业研发的措施等。这些是开发区的经济政策,而开发区的经济影响也是已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方面。但已有的研究忽视了经济开发区的环境效应。但开发区内存在一些帮助企业减排的政策。如污染的集中处理设备,使企业不必付出成本就可以处理污染排放物。即使是涉及开发区对环境的影响的文献,所使用的也是加总的污染排放的数据。这种加总数据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由于开发区内企业个数更多,所以会得出污染更多的结果。但这其实只是截面意义上再分配的效应,而未必是由于企业层面排污行为的变化。而许老师的研究团队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开发区是否减少了企业的排污,以及三个可能的渠道:治污成本,研发,税费减免。其中排污主要是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
随后许老师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四个数据集,样本期间为2000-2007年。一是,工业企业调查年度数据。二是,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三是,开发区边界数据。四是,专利申请数据。控制企业特征后的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表明:开发区内的企业废气排放量显著更低。但是这种方法可能面临内生性问题。而边界断点回归可以缓解这种内生性问题,结果稳健。但是,开发区的边界同样有可能是内生的。比如:是否在开发区内可能是由于不同企业的谈判能力不同。因此,进一步用没有搬迁过的企业,由于县界或市界或河流导致的边界划分的企业子样本进行检验;结果依然稳健。而且,开发区对企业排污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城市层面非开发区企业的排污也减少了。这可能是由于公共污染处理设施降低了企业的治污成本。
讲座过程中及讲座之后,与会师生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张卓韧